详细释义
1.
祷告;祝告。
夏大旱,太守自出祈山川,日而所降。乃自暴庭中,慷慨曰:“辅为股肱……敢自祈,若至日中不雨,乞以身塞无状。”
《后汉书·独行传·谅辅》
咒以成者破山,不令太子住不
《普曜经·召魔品》
崇替在人,焉?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
〔侗〕遂布席焚香佛,曰:“今以去,不生帝王尊之家。”
《隋书·越王侗传》
落帆泊江口,俎牲神酒。
·何景明·《黄陵庙》诗
2.
诅咒。
我何曾回家?却又咒我眼瞎!
《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
谁说我的神经失常?你们为什么这样咒我?
曹禺·《雷雨》第二幕
3.
旧时道士、方士、神巫等施行法术时的一种口诀。
其人道家,符水禁咒,阴阳历数,天文性,不通解。
《北史·艺术传上·由吾道荣》
书护身咒,水潠断邪刀。
·王建·《隐居者》诗
李奶奶念咒,把道符望空了。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每值乏窘,真出黑石一,吹其上,以磨瓦,立刻化白金。
·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
老实说,禅的文学做不出,咒的文学不想做,普通的文学克复不下文字的纠缠的可做可不做。
周作人·《看云随笔·草木虫鱼·小引》
4.
即梵语陀罗尼(dhāraṇī)。意译为咒或真言。
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种种善法,能除令不散不失……能遮者,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
《大智度论》卷五
咒过龙庙,翻化海人。
·卢纶·《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诗
三藏道:“此非是,乃是一卷揭。”
《西游记》第十三回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呪”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兄”
全部
二字词
  • 咀呪
  • 呪禁
  • 呪詈
  • 禁呪
  • 呪延
  • 呪願
三字词
  • 呪旛兒
  • 牙疼呪
  • 呪禁師
  • 穢跡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