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古称烤熟或蒸熟的面食。取面水合并之意。后专指扁圆形的用面粉、米粉等做成的食品。
人之作则还之。
《墨子·耕柱》
,并也。溲使合并也。
《释名·释饮食》
苑》叙战国事。则饼盖起于七也。
·高承·《事物纪原·酒醴饮食·饼》
那跟的店惦着他店的事,送下公子,忙忙的在店口要了两张饼吃了就要回去。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2.
做饼;使成饼。
、粉
《周礼·天官·笾人》
湿以意酌之。日中三千六百杵,之。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法酒》
3.
饼状物。
你到今日,无礼,待我略用上些力,坐做一饼儿
·《盆儿鬼》第二折
咸丰六年底,上海有几家银号曾发行银饼,饼上只有文字,没有图型。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第八章第一节
4.
量词。用于饼状物。
羊子行路,得金一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黄金千万饼,布地
·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所和见继作》诗
宋丁谓为福建转运使,始造龙凤团茶,上供不四十
·王士禛·《分甘馀话》卷上
接着他高高兴兴买了饼火炮回去。
沙汀·《范老老师》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餅”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并”
全部
軿
骿
二字词
  • 籠餅
  • 裂餅
  • 豆餅
  • 銀餅
  • 鐶餅
  • 餅餤
三字词
  • 松花餅
  • 水引餅
  • 蠶紗餅
  • 果餡餅
  • 䬾餬餅
  • 龍鳳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