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
yìn
ān
详细释义
1.
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泛指北面
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箕山之
《孟子·万章上》
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屈,下,水又有一碑。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
楚竹青玉从来湘水
·钱起·《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诗
江之兮有屿,江之兮有渚。
·文震孟·《拟古远行》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一御瑶池讵忆长
·杨师道·《咏饮马应诏》
2.
不见阳光的地方。
也者,稹理而也者,疏理而柔。
《周礼·考工记·轮人》
3.
幽暗;昏暗。
兮壹莫知兮余所
《楚辞·九歌·大司命》
神光合,乍
《文选·曹植〈洛神赋〉》
暴而止乎高者,隼也;贪窃者,鼠也。
·王安石·《〈易〉泛论》
4.
背面。
翔卷耳之,浮游莲叶之上。
南朝 梁·丘迟·《为范云谢示毛龟启》
,故又假其
·柳宗元·《碑阴记》
政和中,一中人使越州回,得于古碑无谱,不知何人作也。
·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
5.
凹进的。
参见“陰文”。
,乃分二: 款为阴字,是凹入者,刻成之。
·陶宗仪·《辍耕录·古铜器》
6.
阴影。
激水不漪,槁木无阴,自然之也。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省春霜曙,楼阴植小松。
·白行简·《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诗
心不存海文林,柳影花,只去那玉偷香上用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
人在室内,光从一边来,鼻旁必有阴。
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三
7.
日影。
借指光阴
有道之士,以近知,以今知古,以益所知所不,故堂下之,而知日月之行。
《吕氏春秋·察今》
夫日回而月周,人游。故人不尺之璧而重寸之时难得而易失也。
《淮南子·原道训》
大禹者乃惜寸,至于众惜分
《晋书·陶侃传》
在分寸,攻石切磋。
·汪懋麟·《唐官屯阻雨舟中写怀》诗
8.
天空中十分之八以上的部分被中低云量占住叫做阴。
亦指云块。
迨天之未雨,披桑土,绸缪牖户。
《诗·豳风·鸱鸮》
云为,悲风为我旋。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黑夜阴了天,防备着下雨。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
阴犹沈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日落沙渚,曾阴万里生。
《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
9.
冥冥之中。借指鬼神。
如此之人,阴纪,鬼其算,慎不可与为邻,何乎。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女曰:“事由阴数,不由人也。”
宋无名氏《王榭传》
良吉心痛,就榻不可起,,命道士醮告神明,祈佑之。
·严有禧·《漱华随笔·朱良吉》
10.
夜。参见“陰陽”。
11.
雨。
日西景朝,多
《周礼·地官·大司徒》
12.
阴湿;润泽。
子能藏其而揖之以乎?
《吕氏春秋·任地》
广以平,欲小以深,下得,上得,然咸生。
又《辩土》
老柏如疥,苔忽如
·皮日休·《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
13.
水。
池幽流,玄泉冽清。
《文选·张衡〈东京赋〉》
14.
负。与“”相对。
先王用一者霸。
《管子·枢言》
15.
隐藏;不露在外面的。
其郭中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人,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湮塞;亦宜察而通理之。
·白居易·《钱塘湖石记》
既入明洞,篝火入洞。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
舞台变成绿光,表示太阳阴去。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16.
暗暗地;偷偷地。
参见“陰合”。
至九月,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若使以皇极为名,而取其偷惰者而用之,以消天下之者,则风俗日以偷。
·陈亮·《廷对》
甚,不敢作以足踏客。
·蒲松龄·《聊斋志异·尸变》
会议刚一闭幕,参议员彭玉书就阴着溜了。
沙汀·《炮手》
17.
阴险。
明大人,你阴透了!
老舍·《神拳》第四幕
这人叫杜老五,是日本大工头清水的心腹,性子挺阴。
杨朔·《红石山》
18.
脸色阴沉不悦貌。
瘦老汉不肯走,使胖同志大为不悦,脸一下子阴了。
王润滋·《卖蟹》
19.
熄灭;哑。
若不着一封𫽮戗去,可不就像了信的砲𤍤一般了?
《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
20.
冷;寒冷。
不堪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病,阴痹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
21.
指秋冬季节。
藏乎,而化育之始。
《孔子家语·本命》
静翕。
·扬雄·《太玄·告》
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
《文选·潘岳〈闲居赋〉》
22.
月亮。
为阳,月为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
故利彼者,必耗此,犹阴阳之不曜,夜之有短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23.
小;弱小。
天下魏,荆固,收西南以为难
《战国策·秦策一》
24.
指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飞悬阴物融融。
·扬雄·《太玄·进》
孔昭以功不均,发愤冢臣,朝端然聚,而群阴且翩翩起矣。
《明史·刘宗周传》
25.
偶数。
偶。
·班固·《白虎通·嫁娶》
26.
妇人。参见“陰事”、“陰禮”。
27.
母性的;雌性的。
阴鸟也,头缩而足伸;阳鸟也,伸而足
·叶子奇·《草木子·观物》
28.
指月经。
野合,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野合。
·王恽·《玉堂嘉话》卷六
29.
男女生殖器。
〔吕不〕私求大人嫪毐以舍人。
《史记·吕不韦列传》
望卿走,自投井死。昭信出之,杙其中。
《汉书·广川王刘越传》
阴视之,童也。
·王钦臣·《甲申杂记》
生一子,名廉。甚慧,而天,十七裁如
·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
30.
五脏
于阴上下常,薄为肠澼。
《素问·著至教论》
31.
指脑。
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
《素问·解精微论》
32.
车轼前覆车軓的横板。
阴纼
《诗·秦风·小戎》
也。横侧车前,所以荫軨也。
《释名·释车》
33.
浅黑色。
成周之赤帟羽。
《逸周书·王会》
六尺之,三尺之果下,文臂花肩,阴唇
·郄昂·《岐泾宁四州八马坊颂碑》
34.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之一。跟“陽”相对。如天、火、暑是阳,地、水、寒是阴。
道。
《易·辞上》
是故明阳阴入出虚之,所以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逆,小大广狭,所以天道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35.
通“”。地窖。
三之日于凌
《诗·豳风·七月》
,〔借〕窨。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部》
36.
姓。汉有阴识。见《后汉书》本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江陰
  • 繁陰
  • 陰寒
  • 陰府
  • 陰房
  • 陰畎
三字词
  • 陰陽司
  • 醉花陰
  • 漢陰誚
  • 漢陰機
  • 天矢陰
  • 山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