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
頡
xié
jiá
jié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人颈强直貌。
颉
,直
项
也。
注
《说文·
页
部》
2.
谓鸟飞而下。
燕燕于
飞
,
颉
之
颃
之。
注
《诗·邶风·燕燕》
是以
游雾
重
云
,
传
敬
礼
之法;
鸟颉鱼颃
,表
扬
泉之
赋
。
南朝
·
梁元帝
·
《上东宫古迹启》
3.
篆字横、直起笔处偏垂貌。
纾体
放尾,
长
翅短身,
颉
若黍稷之垂
颠
,
蕴
若
虫
蛇之棼
缊
。
注
汉
·
蔡邕
·
《篆势》
4.
缚扎;捆扎。
〔
笔
法,〕
缩
羊青毛去兔毫
头
下二分
许
,然
后
合扁,
卷
令
极圆
。
讫
,痛
颉
之。
注
北魏
·
贾思勰
·
《齐民要术·笔墨》
5.
传说中兽名。状如青狗。
又
东
南二十五里,曰葴山,
视
水出焉,
东
南流注于汝水,其中多人
鱼
,多蛟,多
颉
。
注
《山海经·中山经》
6.
通“
纈
”。
男女椎髻,穿
绿颉
布短衫,
系
遮里
绢
。
元
·
汪大渊
·
《岛夷志略·丁家庐》
7.
姓。古代有贤人颉卫。见《通志·氏族四》引汉应劭《风俗通》。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頡頏
頡亢
頡䀪
頡佷
頡滑
頡羌
三字词
頡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