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鞭马前进。
亦泛指驱赶其他牲畜。
子有车马,弗
《诗·唐风·山有枢》
而不起。
南朝 梁·江淹·《别赋》
牵驱入市,行者不留。
·韩愈·《驽骥赠欧阳詹》诗
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莫知所之。
《孙子·地》
先是驿居人,见驱群羊及荷酒食,横之具入驿者,之,则无人。
·张师正·《括异志·刘待制》
凡牛春前力耕汗出,切忌雨,疾入室。
·宋应星·《天工开物·稻工》
驱驴来幽燕,卧我空斋里
·刘岩·《挽徐泰初》诗
2.
行进;快速行进。
乘以几,姆加景,乃,御者代。
《仪礼·士昏礼》
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矣。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犯霜驱晓驾唐城。
·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诗
日月西飞车无
·元稹·《含风夕》诗
3.
驱逐;赶走。
明日,人争出,楚役徒山中。
《左传·桓公十二年》
蝇营狗苟,复还
·韩愈·《送穷文》
遁形老狐,景迹之道地;有司明法,妖魅市廛。
·罗烨·《醉翁谈录·判暨师奴从良状》
便有做公的捉入府下。
《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
4.
驾驭;役使。
沈疑之得民也者,前后贱也。
《管子·君臣下》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杜甫·《黄河》诗之二
良民如婢使,取私若己,深不道。
·叶廷·《吹网录·三河县辽碑》
目睛夺于实利,则欲驱天然为之得金资;智力集于科学,则思制天然而见其法则。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5.
追随;追逐。
并进骈驰
《文选·嵇康〈琴赋〉》
一世于利禄之中,而成一番人材世道,其敝已
·归有光·《与潘子实书》
6.
逼迫;迫使。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陶潜·《乞食》诗
惟是险奸之人,嫉名出人,甚于寇。然群议,喑伏毒,不敢口。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
成都染匠艾延祚为贼,令造漆器。
《类说》卷五四引宋黄休复《茆亭客话·按簿点死尸名字》
奈何足反加首,妖人反神州,我中妖魔?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颁行诏书》
7.
指驱口。
改正良之为驱可哀
《元典章·诸禁·禁诱略》
又有曰到者,其元主转卖于人,立券投税者是也。故为驱者有禁。
·陶宗仪·《辍耕录·奴婢》
元朝蒙汉地主阶级的联合统治,带来了落后的奴隶制度,驱、奴的数量很大。
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一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脅驅
  • 驅户
  • 驅蹙
  • 驅逐
  • 驅馳
  • 驅鷄
三字词
  • 驅逐艦
  • 驅蟲劑
  • 驅鱷魚
  • 驅鹽車
  • 驅逐機
  • 驅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