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门牙。
泛指牙齿。
如蝤齿如瓠犀。
《诗·卫风·硕人》
抗喉舌之差,攒唇齿,廉肉相,皎然可分。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韩愈·《落齿》诗
女忘君之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左传·哀公六年》
澹澉手足,发齿
·枚乘·《七发》
2.
特指象牙。参见“齒革”。
3.
排比如齿状者。
竹木所刻之齿。用以记数。
之定其券契之齿
《管子·轻重甲》
人之齿,而以富。
《墨子·公孟》
木屐齿钉。
内,户限,心喜甚,不齿之折。
《晋书·谢安传》
轮齿。
机轮,自下而上,其最下齿
·沈大成·《西洋测时仪记》
阶石的一级,称一齿。
右平左墄
《文选·张衡〈西京赋〉》
其他物体上似齿形的部分。
锯齿不能咀嚼,箕舌不能别味。
·葛洪·《抱朴子·博喻》
恰似哀筝齿,千情无时已。
·辛弃疾·《蝶恋花》词
4.
牛马的岁数。牛马幼小者,岁生一齿,因以齿计其岁数。
亦谓计算牛马的岁数。
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 璧则犹是也,而马齿矣。
梁传·僖公二年》
齿,有
《礼记·曲礼上》
不敢齿君之路,蹴其者有
《汉书·贾谊传》
5.
人的年龄。
天下有尊三: 爵一、齿一,德一……乡党莫如齿
《孟子·公孙丑下》
生因问莺齿,夫人曰:“十七矣。”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余同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6.
指人。
友多零落,旧齿雕丧
·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昌之奥,乃昆吾之故壤,土毛衍,民齿伙繁,敢不志在拊循,勤加训导
·司马光·《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
7.
类别;同辈。
齿
《管子·弟子职》
拖逢掖、曳大,游齿,且有愧色,有能乎哉?
·柳宗元·《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
醰醰瞻依,父齿随行亦未稀。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六四
8.
并列;在一起。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齿
《左传·隐公十一年》
齿朝班,私敬盖阙,休有期,曾遄及。
南朝 梁·沈约·《奏弹奉朝请王希聃违假》
彦昭宰相,退朝侍母膳,家人齿色柔,在左右无违,士人多其孝。
《新唐书·崔彦昭传》
者皆憎其,不以人齿
·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儿》
9.
录用;收纳。
屏之方,身不齿
《礼记·王制》
赃论废者,削迹不十年,不齿
《新唐书·卢怀慎传》
躬仁孝之行者,落私,不加收齿;工薄之者,充吏送天朝。
《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二年》
此人道念已,望加收齿
·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
10.
提到;说及。引申为重视。
少孤微,不为乡党齿
《陈书·任忠传》
魏高王斌有庶妹玉,不其家所齿为孙腾妓。
《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十一年》
臣庸愚何足齿,奈何略也惜死。
·邵长蘅·《熊经略》诗
11.
咬啮。
始徐氏甚妒,自齿石之,遂不妒。
·徐士銮·《宋艳·奇异》
12.
刻为齿形。
齿杷,削竹为枪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二年》
13.
发音。
忽有如人哨,齿其清
·文天祥·《得风难》诗序
14.
挡;触。
亦表示承受。
吴兵以訾于汉,譬犹蝇蚋之附牛,腐肉之齿
《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
如何正当国家休明之世,士强盛之,而欲以驹犊齿虎口也。
《北史·崔宏传》
太阿之,犀角不足齿
·张九龄·《与李让侍御书》
后卫挥刘忠嗣挺曰:“有不从张氏兄弟死守者,齿。”
《明史·忠义传七·张罗彦》
世受君禄,身齿国命,涵濡惠,以
·苏舜钦·《诣匦疏》
15.
骰子。
博,尽关塞之宜,得周通之路,而不能制齿之大小,在遇者也。
《艺文类聚》卷七四引《尹文子》
性寡欲,爱玩,不知道,摴蒲齿名。
《晋书·葛洪传》
稿新思,博齿争豪悔惜狂。
·陆游·《风雨旬日春后始晴》诗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智齒
  • 䃣齒
  • 啓齒
  • 齒次
  • 齒目
  • 榮齒
三字词
  • 馬齒莧
  • 利齒兒
  • 切齒人
  • 齒唇音
  • 前臼齒
  • 劍齒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