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久立。
参见“佇立”。
瞻望遐路,允企伊
三国 魏·王粲·《赠蔡子笃诗》
以玄情志于坟典。
·陆机·《文赋》
2.
企盼;期待。
参见“佇遲”。
伫归舟,我吝与劳
南朝 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
虚襟以席以求。
·陆贽·《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文》
七政之重,公匡弼。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晨起啖古子以,士元至,喉乾如,即命急烹茶。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
3.
停止;停留。
一戮微命,申三驱于大信。既惠之以首引之以絷维
·殷仲文·《解尚书表》
沛,伫驾留城。
南朝 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
4.
积聚。
风伫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
·孙绰·《游天台山赋》
官分伫绩课能,欲使上,下虚受。
·刘知·《史通·辨识》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佇”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宁”
全部
二字词
  • 澹佇
  • 佇足
  • 佇聆
  • 佇眷
  • 欽佇
  • 佇立
三字词
  • 東軒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