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頻
pín
bīn
详细释义
简
繁
1.
皱眉。
频
巽,吝。
注
《易·巽》
2.
用同“
嚬
”。张口。参见“
頻伸
”。
3.
危急;急切。
于
乎有哀,
国
步斯
频
。
注
《诗·大雅·桑柔》
三
频
: 一
频
禄
质沸
,二
阴
福
灵极
,三留身散真。
注
《逸周书·文酌》
《周
书
·文酌解》“三
频
”孔晁注云:“
频
,
数
也。”……
频频
、
数数
、汲汲、比比,
义
皆
为
急
数
。
《皇朝五经汇解》卷一五七引清胡承珙《毛诗后笺》
4.
并列。参见“
頻行
”。
5.
屡次;接连。
1
亦指先后。
数
月,意不已,又往
从
之。列子曰:“汝何去
来
之
频
?”
《列子·黄帝》
商周以前,
图箓频见
。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正纬》
今瑞雪
频
降,
来
年必
丰
。
唐
·
韩愈
·
《论天旱人饥状》
〔柳太守〕
频对
人
讲
,或有奉承他的解意了,
购
求
来
送他,未可知。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
那祸福转移,关系改变的场子(scene)也是愈换愈频,愈后愈捷。
洪深
·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
和帝初,拜
谒
者,除任城
长
,
迁阳
夏、重合令,
频历
三城,皆有惠政。
《后汉书·周磐传》
丹
阳
京
辅
,
远
近攸
则
;吴
兴
襟
带
,
实
惟股肱;
频
作二守,
并
加
蝉
冕。
南朝 齐
·
王俭
·
《褚渊碑文》
6.
接近;靠近。
百姓流亡,
频于涂
炭。
晋
·
潘岳
·
《马汧督诔》序
年年
沾洒频
寒食,咫尺
龙
髯近帝旁。
清
·
顾炎武
·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
钻
宫时闻缅国之报》诗
大水,自湘
阴
下,
频
洞庭郡
县
,圩岸
尽
决,流民
满涂
。
王闿运
·
《储玟躬传》
7.
方言。贫嘴,爱多说废话或开玩笑的话。
甲: 笑褒姒,恨妲己,病西施,醉杨妃。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长得是摩其登、漂其亮、剪其头、烫其发!乙: 你还有法儿频哪?
高德明
·
《梦中婚》
8.
姓。汉代有频畅。见《通志·氏族略》引汉应劭《风俗通》。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低頻
長頻
頻眉
頻伸
頻再
頻煩
三字词
頻婆菓
頻伽鳥
頻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