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炉。盛火的器具。作冶炼、取暖、烹饪等用。
亦指香炉;熏炉。
然炭杜之,满炉之,毋令出。
《墨子·备穴》
宣州当涂隐居山,即陶丹所也,在,后为佛舍。
·王谠·《唐语林·栖逸》
炉绝沈燎,席生浮埃。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休上人别怨〉》
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
·孙光宪·《河传》词
2.
古时酒店前安放酒瓮酒坛的炉形土台。亦借指酒店。
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操怪之,使其故,行视诸炉,悉亡其酒脯矣。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前蜀·韦庄·《菩萨蛮》词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鑪炭
  • 鑪薰
  • 蛟鑪
  • 鵲鑪
  • 鼎鑪
  • 金鑪
三字词
  • 出鑪銀
  • 造化鑪
  • 鵲尾鑪
  • 太乙鑪
  • 官鑪錢
  • 香鑪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