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小竹。可作箭杆。
其竹籦、、䈽、󰇠、、簳、
《文选·张衡〈南都赋〉》
穿沙碧簳净,落水紫苞香。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溪》
《丹阳记》云:“江宁县南三十里,有慈母山。江,生管竹。自伶采竹嶰谷,其惟此簳珍。”
·焦竑·《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上》
2.
箭杆。也指箭。
亦用为量词。
昌〕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虱之心,而
《列子·汤问》
雨呵,他似箭簳麻,助我十分苦。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
一日,他母豁阿,煮着羊,个儿子唤跟前,列坐着。每人箭簳,教折折。各人都折折了。再箭簳束在一,教折折呵,五人着,都折不折。
《元朝秘史》卷一
能武的穿百步,用不着簳箭,煮不熟饭锅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3.
擀,用棍棒碾轧。
:“如何是吹毛?”曰:“簳杖。”
《五灯会元·清凉益禅师法嗣·报慈文遂导师》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伞簳
  • 金簳
  • 高簳
  • 皓簳
  • 箭簳
  • 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