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古代指左右各一,分裹两胫的套裤,以别于满裆的“”。
衣不帛襦袴。
《礼记·内则》
口授兵法数万
《三国志·魏志·贾逵传》
又祖妣楚国郑夫人有先左丞衣一,袴有者,白地白黄地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2.
亦作“”。成人满裆裤及小儿开裆裤的通称。
穷绔
《汉书·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
即袴也。古人袴皆无裆。女人所用。皆有者,其制起自昭帝。上官皇后霍光外,欲擅有子,宫人使令,皆之袴,多其,令不得交通,名曰袴。今男女皆服之矣。
·张萱·《疑耀》卷二
皆不,以衣,柔可染。
·魏源·《圣武记》卷一
破的衫裤在出的骨上挂着。
丁玲·《水》四
3.
通“”。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史记·淮阴侯列传》
公爷狂暴的跳了一蹦,于是两手抄入袴下,扯出了他的手枪。
沙汀·《困兽记》二七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袴”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夸”
全部
洿
二字词
  • 袴鞾
  • 袴袜
  • 袴子
  • 紈袴
  • 五袴
  • 袴兜
三字词
  • 歌五袴
  • 五袴手
  • 五袴歌
  • 廉公袴
  • 襪頭袴
  • 瞞襠袴
四字词
  • 纨袴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