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泛指粒状物。
燕脂掌中,甘露舌头浆
·白居易·《题郡中荔枝》诗
牡丹含露真珠,美人折向
·张先·《菩萨蛮》词
叶轻拢匀,胭脂痕新。
·元好问·《未开海棠》诗
这会儿她的嘴唇正钉在她眼睛下面,这儿有三粒雀斑,这下面呢,有两个淡红的小颗子。
张天翼·《温柔制造者》
2.
量词。
计小而圆的物体。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圆讶许同。
·杜甫·《野人送朱樱》诗
日啖荔支三百,不妨南人。
·苏轼·《食荔支》诗之二
一颗子弹正打到高陵坐着的碉垛上,冒起一点烟。
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七章
计块状物。
北土通呼物一凷,改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我一金印,重八百斤。
《水浒传》第三九回
假雕印信若干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棵。用于植物。
你去把那崖伐四颗来
《西游记》第二五回
〔墨子〕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颗大树。
鲁迅·《故事新编·非攻》
头。用于兽、牲畜。
次日白诸馆吏,同往发冢,有黑狐十余颗,奔逸而出。
·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
支。用于枪械。
你别忙走,张班长,拿一颗大枪给赵玉林使唤。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
3.
通“”。土块。
使其世曾不得蓬,蔽冢而葬焉。
《汉书·贾山传》
4.
用同“”。参见“顆恰”。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顆涷
  • 顆鹽
  • 橘顆
  • 熟顆
  • 蓬顆
  • 麥顆
三字词
  • 淚顆子
  • 一顆米
  • 飯顆山
  • 酬魏顆
  • 小顆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