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ài
hài
详细释义
1.
即苫。用白茅编成的覆盖物。
乃祖吾被苫,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左传·襄公十四年》
2.
遮阳障雨的用具。指车篷或伞盖。
为盖
《周礼·考工记·轮人》
五羖大夫之相秦也,不坐乘,暑不张盖
《史记·商君列传》
帛避雨伞盖
《太平御览》卷七〇二引汉服虔《通俗文》
相望催入相,待功德格皇天。
·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
踏青衣前走,高轩稳交抖。
·孔尚任·《桃花扇·逮社》
3.
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如: 乌龟盖儿。
则执盖
《礼记·少仪》
有一明,著珍上,以覆之。
《百喻经·宝箧镜喻》
研,每遇磨墨,用,即以覆之。
·陆游·《斋居纪事》
那茶碗是斗口的,盖儿再也喝不到嘴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
4.
即耢。一种整地的农具。
大队的胶轮大车、推车全是自己修理,犁、耧、耙、盖都是自己修造。
《人民日报》1972.9.18
5.
遮盖;覆盖。
引申为概括。
前人之愆。
《书·蔡仲之命》
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
《淮南子·说林训》
一事之得,不足以小人;一行之疵,不足以君子。
·王夫之·《宋论·太祖》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汲孺〕又以“博而寡要,而少功”八字之,可不易之定矣。
·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6.
建造。
亦借指房屋。
石薄岸,治舍屋。
·王褒·《僮约》
赵韩王治第……屋皆以板笪。
·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
年,防判赵绍与学正成奉世创盖讲堂三
·王遵古·《博州重修庙学碑阴记》
郭祥知道这是农民翻身以后盖的,心里十分高兴。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三章
盖无筑,千聚社,之陋。
《管子·侈靡》
7.
崇尚。
夫固知君王之威以好也,故婉,以逸王志。
《国语·吴语》
8.
加在上面。打上印。
于是一个邮差推开门进来,大声叫道:“汪文宣收信!盖图章!”
巴金·《寒夜》二五
9.
超过;胜过。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
《庄子·应帝王》
五帝,及牛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分,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诗
是人非有以虎,其之矣。
·苏辙·《孟德传》
10.
副词。大概,大概是;恐怕。
有子既祥而丝屦组缨
《礼记·檀弓上》
子中,喜客,至者千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朝廷之重,莫虽经策具存,而精通寡。
·韩愈·《祭裴太常文》
兵果舁炮至,五六百人也。
徐珂·《清稗类钞·冯婉贞》
11.
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或理由。
丘也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而患不安。无贫,和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孔子罕命,盖难言之也。
《史记·外戚世家》
清人题壁,则自乾隆以后绝对没有了,盖因这里洞,自那时候起,为泥沙淤塞了的缘故。
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12.
语气词。多用于句首。
盖闻圣常,就从时末而知本,指而睹归
《史记·李斯列传》
有因,其本有根,生私其,成私其身。
·韩愈·《送齐皞下第序》
儒者所重,尤在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盖中国软弱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们,没有后台老板,是一件小事也做不成的。
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13.
痂。
一包五色的,是止血收口的灵药,都是珍珠琥珀各奇珍在内,搽上便能结盖
《隋唐演义》第二七回
鬎鬁头生天疱疮——起盖。
胡祖德·《沪谚外编·隐语》
14.
好到极点。
太盖了!江伯伯,这诗太盖了,要感情有感情,要文采有文采。
海岩·《便衣警察》第三章
一艘艘舰船模型,似要乘风破浪;一架架飞机模型像是振翅欲飞。大的一二米,小的长不盈尺,盖了!这是市场上无论怎样的高级玩具都赛不过的。
《体育报》1987.6.24
15.
吹牛;夸口。
莫文蔚的“极度”还真不是盖的,光是亮出几套专门为演唱会设计的服装就已经让人“弹眼落睛”了。
《新民晚报》2005.10.21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厀蓋
  • 函蓋
  • 翠蓋
  • 葆蓋
  • 蓋磨
  • 皂蓋
三字词
  • 指甲蓋
  • 頭蓋骨
  • 寶蓋頭
  • 蓋澆飯
  • 冠蓋里
  • 揭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