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饥饿。
今民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左传·桓公六年》
南山翁〕季卿曰:“日已晡矣,得无馁乎?”季卿曰:“实饿矣。”
前蜀·薛昭蕴·《幻影传·陈季卿》
君瑞然腹中,奈胸中郁闷如麻;待强吃些他不下。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每日两餐,不虑冻馁。
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
2.
使受饥饿。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孟子·梁惠王下》
3.
丧失勇气;害怕。
行有不慊心,则馁矣。
《孟子·公孙丑上》
惹那母大做甚!你看不也有他?
《醒世姻缘传》第十回
各束炬夜焚其舟,彼卒出不意受者,心
王闿运·《李仁元传》
李老怪瞅瞅油灯,又瞅瞅老伴,开始感到气馁。
《花城》1981年第3期
4.
空虚;贫乏。
才自内以外成,有饱学而才,有才富而学贫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
浪仙有警句,其全篇,意思殊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5.
指鱼类腐烂。
鱼馁而肉,不食。
《论语·乡党》
鱼馁,肉,割不正,不食。
《史记·孔子世家》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餒而
  • 餒弱
  • 充餒
  • 羸餒
  • 餒疾
  • 餒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