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向上跳;跳跃。
微虎欲宵攻王舍,私徒七百人,三踊幕庭。
《左传·哀公八年》
寄便放犬,犬就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痛急,蛇因出,至庭而死。
·干宝·《搜神记》卷十九
伊余何所,跛鳖讵能踊。
·韩愈·孟郊·《会合联句》
头颅象肩,象也之起而
·赵文哲·《猛拱土司进四象》诗
2.
上;登临。
引申为高出、超过。
子者,君之母也,踊棓而客。
《公羊传·成公二年》
景公,成而不踊焉。
《晏子春秋·杂下四》
近世王守仁之名其,亦席功伐已。曾藩至微末,以横行戎首,故士大夫信任其言,贵于。况孔氏,尚有踊者?
章炳麟·《訄书·订孔》
3.
水涨。
引申为向上升起;冒出。
秋三月,山川百泉踊,下雨降,山水出。
《管子·度地》
风萧瑟,洪波起。
三国 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乃顾影中原,愤气云踊,哀物悼世,激情烈。
·赵至·《与嵇茂齐书》
人力所,尚能如此;何神通感,不可思量,千里幢,百由旬座,化成土,踊出妙塔乎?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层楼,正翠绿琐
·张元·《望海潮·癸卯冬为建守赵季西赋碧云楼》词
4.
价格上涨。
物踊腾粜
《史记·平书》
荒,民凋踊。
《宋书·自序传》
度之,京兵食宜窘,薪亦必踊。
·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燕市踊,远怀还忆楚山嵬。
·李东阳·《馈柑于乔世赏用前韵》
5.
垒筑。
𬮱,又三月而
《孙子·谋攻》
6.
预先。
不言惠公之入?之不言出入者,踊文公也。
《公羊传·僖公十年》
7.
古代受刖刑的人所穿的一种特制鞋子。参见“踴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踴駭
  • 縱踴
  • 踴騰
  • 踴屨
  • 抃踴
  • 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