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古国名。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其地在今山西河津东北。西周、春秋间为晋所灭。
奕》,尹吉甫美宣王也。
《诗·大雅·韩奕序》
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韩虔侯与魏文侯、赵烈侯本为晋卿,后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初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前230年为秦所灭。疆域约当今山西省东南角和河南省中部,介于魏、秦、楚三国之间,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2.
1897—1910年朝鲜的国名。1897年,李氏朝鲜国王高宗李熙(1863—1910年在位)改国名为“大韩”。建元光武。1910年为日本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南半部称大韩民国。
3.
同“𩏑”。水井周围的栏圈。
,井垣也。
《说文·韦部》
,《文》:“垣也。”本作
《正字通·韦部》
4.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韓”字左部件相同,均为“龺”
全部
二字词
  • 韓國
  • 韓張
  • 韓范
  • 韓馮
  • 韓終
  • 韓白
三字词
  • 韓湘子
  • 韓子盧
  • 韓陵山
  • 韓信壇
  • 破六韓
  • 韓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