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
ài
详细释义
1.
困厄;困窘。
亦谓使困厄。
孔子阨。
《孟子·万章上》
不推人于险,不迫人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因阨于大,仍返邗
·珠泉居士·《雪鸿小记补遗》
宋襄公曰:“不鼓不成列,不阨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
2.
控制;扼守。
宣武、淮南、宣歙、浙西、徐泗,凡五,阨固始之
·段文昌·《平淮西碑》
百雉具,一旦有警,可阨。
·袁宏道·《荆州修复北城碑记》
俄接壤,旧设守。分阨要塞。
《清史稿·铭安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阨”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厄”
全部
二字词
  • 遭阨
  • 阨摧
  • 迍阨
  • 阨災
  • 凶阨
  • 湮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