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驿马。
之,大,乘驿而自追晏子,及之郊,而反之。
《吕氏春秋·士节》
立屯田膏腴之野,列要害之路,命走驿,不绝于时月。
《后汉书·西域传论》
钱粮紧急之,必合乘驿者,毋得差。
《元典章·兵部三·铺马》
2.
驿站。
有《嘉陵驛》诗。
驿置在古宜城内,驿东北有井,是昭王井,有灵异
·韩愈·《记宜城驿》
天色晚了,前面又没村落,我和你只得在此间驿里借宿一宵。
·邵璨·《香囊记·邮亭》
驿,小有亭蔓草中。
·李调元·《题春风亭》诗
我昔乘舟京口驿,黑泥岸如山立。
·朱绶·《丹徒河》诗
3.
驿道。
烈燧千城,通驿万里。
南朝 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阔处平如驿,况且介然衣窄。
·文天祥·《采石》诗
4.
用驿马、驿车等传递。
聚巧石山,五湖四海。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本,驿至京
·韩偓·《海山记》
建道场于诸,或遣内臣分州郡……皆函香奉祝,驿之。
《宋史·礼志五》
5.
计算驿路长度的单位,两个驿站之间路程为一驿。
量事急,注驿数于符契上,驿数,以行程。
《唐律疏议·职制中·驿使稽程》
州至松江,由姑苏驿过吴江之境,凡四驿而至。
·归有光·《唐行镇免役夫记》
大梁距魏,不驿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
6.
通“”。翻译;传译。
自斯以徙中罪人居其,稍使学书,粗知言,使驿观见礼化。
《三国志·吴志·薛综传》
7.
通“”。参见“駱驛”、“驛驛”。
8.
通“”。云气稀疏貌。
乃命卜筮,曰雨,曰,曰蒙,曰驿,曰克。
《书·洪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驛堠
  • 傳驛
  • 飛驛
  • 驛口
  • 驛舟
  • 驛行
三字词
  • 驛馬星
  • 鄭莊驛
  • 避賢驛
  • 郎當驛
  • 籌筆驛
  • 驛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