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束袖的绳。
引申为束缚。
絭,𬙋也。
《说文·糸部》
上九,全𤕟(疏)絭其首尾,。测曰: 全𤕟之絭,恐遇害也。
·扬雄·《太玄·𤕟
2.
通“”。弩弦;弓弩。
〔李陵〕因发连弩射
《汉书·李陵传》
子巨黍,絭同
《文选·潘岳〈闲居赋〉》
3.
通“”。纠结;缠绵。
絭兮伤怀
《楚辞·王逸〈九思·疾世〉》
明年二月,用秦桧参政……遂定都安府。一士大夫甘心和,酣絭湖山歌舞之娱,而忘父兄不共戴天之仇矣。
《宣和遗事》后集
4.
通“”。牛鼻中的环木。
凡絭者乃牛鼻中木也。亦名曰拘。牛拘者,常以桑柘木之。拘者是牛絭子……拘絭者牛鼻中木也。
《土牛经·释笼头缰索》
文·木部》:“桊,牛鼻上也”……今吾乡犹有此: 以木作之,端略巨,防其,中之,系绳焉,之牛絭;音如《广韵》。
黄侃·《蕲春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行书
二字词
  • 紧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