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
详细释义
1.
祭奠死者或对遭丧事及不幸者给予慰问。
亦指祭奠的仪式。
君使人帷,主人迎于寝门外。
《仪礼·士丧礼》
湘流兮,敬先生。
·贾谊·《吊屈原文》
今吾使建中祭汝,汝之孤汝之乳母。
·韩愈·《祭十二郎文》
内侍如旨,往翰,因迁谪之久。
·魏泰·《东轩笔录》卷一
先一日就在轩轩草堂了一天
《花月痕》第五一回
2.
伤痛;凭吊。
瞻周道,中心兮。
《诗·桧风·匪风》
昔周公二叔之不咸,故封建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臣皆陈轸独吊之。
《史记·张仪列传》
株枯槁怨亡隋,似各自垂。
·孙光宪·《杨柳枝》词
今日之若成,有可者十;若不成,有可者亦十。请为陛下言之。
《宋史·胡铨传》
五牧塘路,经过吊
·赵翼·《五牧镇为宋将尹玉战死处》诗
3.
文体名。
乃悉撰次首目,之解,名曰《百官箴》,凡四十八篇。其所著、箴、,凡二十二篇。
《后汉书·胡广传》
骄贵身,或狷忿以乖道,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而兼累: 追而慰之,为吊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哀吊》
4.
钓取。参见“弔名”。
5.
勾起;引逗。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旅情。
前蜀·韦庄·《黄藤山下闻猿》诗
若置之,若不置之,似有焉者,又或而不必尽与也曰
·顾起元·《客座赘语·诠俗》
6.
勾引;勾搭。参见“弔膀子”。
7.
悬挂。
你要截了手打破割了耳朵牢了脚,倒吊着山到老。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犯人足起,向下卧。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监禁》
8.
牵挂。
我生养了晓冬二十八年,我的心吊了二十八年,没一时一刻放下的时候。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八章一
9.
掉落;跌落。
因向船头点闸,一不小心,在江中了也。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
儿扑簌簌泪来,低
《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的娘娘,是吊在河淹死的呢!
·蒋士铨·《一片石·访墓》
那瘟床顶上的板跳蹋一,上面下一大篾
《儒林外史》第五回
10.
调换;搬弄。
过来吊过去,左右只是这两套。
《金瓶梅词话》第三二回
又想道:“老官既有心送我子,早晚是一般的,又古今,故事?”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
11.
旧时钱币单位。最初以一千个制钱为一吊,后来各地算法不一。北京以一百个制钱或十个铜元为一吊。
是日十三位道,每一个马上人要。一者千也。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八》
薛内相心中大喜,唤左右拿两吊钱赏赐乐工。
《金瓶梅词话》第三二回
送你冰光细丝三十,十匹大梭布,绫机丝䌷,六吊黄边钱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12.
装扮。
姜子牙大雪里钓磻溪;杜子美骑驴醉瀼西。
·陈铎·《醉花阴·赏灯》套曲
13.
把皮桶子加面子或里子缝成衣服。参见“弔面”。
14.
调取;提取。
参见“弔卷”。
汪大尹次日犯,审问狱何藏得多兵器。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烧宝莲寺》
〔大主考〕照吊了墨卷,拆开弥封。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
笑的太利害了,惊动了主考,本卷子去看,要看他底下有甚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
15.
男性生殖器。多用作詈辞。
生笑曰:“示,尚自脱,怎背华严经》呵?秃!”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坐一整天汽车,没听小冯说过一句话,这时他开腔了,冲头冲脑地说:“吊哩!还做诗哩!我一夏天吃的冰棍太多,心里的诗早冻死一干二净。”
《新华月报》1980年第8期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弔水
  • 鶴弔
  • 弔銷
  • 弔慰
  • 弔客
  • 撇弔
三字词
  • 黑弔搭
  • 弔桶底
  • 弔远子
  • 弔膀子
  • 弔死鬼
  • 門弔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