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家禽,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嘴扁而阔,颈长,尾短,脚大有蹼,食谷物、青草等。肉和卵供食用。
愿为鹳,其御愿为鹅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他日,其母也,之食之。
《孟子·滕文公下》
爱鹅稽有孤居姥,善
《晋书·王羲之传》
来垂常忘,病不换
·沈朝初·《春兴》诗
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鲁迅·《彷徨·祝福》
2.
古阵名。参见“鵝鸛”。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鵝胰
  • 鵝腸
  • 鵝毛
  • 釀鵝
  • 野鵝
  • 封鵝
三字词
  • 鵝蛋臉
  • 獅頭鵝
  • 天鵝羢
  • 鸛鵝軍
  • 天鵝肉
  • 金鵝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