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
臺
详细释义
简
繁
1.
高而上平的方形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
故先王之
为台
榭也,榭不
过讲军实
,
台
不
过
望氛祥。故榭度
于
大卒之居,
台
度
于临观
之高。
注
《国语·楚语上》
于
是楚王乃登
云阳
之
台
。
汉
·
司马相如
·
《子虚赋》
万
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独
登
台
。
唐
·
杜甫
·
《登高》诗
2.
凡高于地面而上平的物体均可称台。如: 舞台;月台;讲台;写字台。亦指作底座用的物体。如: 船台;锅台;砚台;烛台。
3.
盘子的俗称。
子母相去
离
,
连台
拗倒。
注
《全唐诗》卷八七九载《龙朔中酒令》
4.
比喻政治舞台。参见“
臺下
”。
5.
通“
始
”。
今而
后
知君之犬
马
畜
急
,
盖
自是
台无馈
也。
注
《孟子·万章下》
久客
于
此,每以
烦费
公帑
为惭
,自是
台无馈
也,不亦善乎?
宋
·
王安石
·
《与陈和叔内翰书》
6.
古代中央政府的官署。常指御史台。
1
亦指朝廷、禁中。
辄摄
整亡父
旧
使奴海蛤到
台辩问
。
南朝 梁
·
任昉
·
《奏弹刘整》
孝
庄时
,兼御史中尉,京
师肃
然。每向
台
,恒
驾
赤牛,
时
人
号
“赤牛中尉”。
《北史·元仲景传》
始入
台
,即奏人主一言,天下
属
耳目焉。
清
·
方苞
·
《尹元孚墓志铭》
及李流寇蜀,昌
潜
遁半年,聚
党数
千人,盗得幢麾,
诈
言
台
遣其募人
讨
流。
《晋书·张昌传》
诞见
符至,大怒,唤
饶
入交
问
:“汝欲死邪?
诉台
求解。”
《宋书·竟陵王诞传》
7.
旧时用为对高级地方官吏或同辈人的尊称。
8.
古代一种地位很低下的奴隶。
1
后泛指奴仆。参见“
臺隸
”。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
皂
,
皂
臣
舆
,
舆
臣
隶
,
隶
臣僚,僚臣
仆
,
仆
臣
台
。
注
《左传·昭公七年》
9.
莎草。一名夫须。可制蓑笠。
1
参见“
臺笠
”。
南山有
台
,北山有
莱
。
注
《诗·小雅·南山有台》
王
刍苘台
,戎葵
怀
草。
汉
·
张衡
·
《西京赋》
10.
清代邮驿的一种。
凡置
邮
,曰
驿
,曰站,曰塘,曰
台
,曰所,曰
铺
。
《清史稿·职官志一》
11.
量词。
自
后
,彼此酬酢了
数
日,吃了
几台
花酒。
《孽海花》第三回
不会作画,也想画起来;不会唱歌,也想唱一台。
郭小川
·
《花纹歌》
12.
姓。汉有台崇。见《后汉书·献帝纪》。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酒臺
兩臺
枿臺
涼臺
臺諫
陪臺
三字词
祝英臺
潛臺詞
打圓臺
柏樹臺
草臺戲
乾谿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