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古代列述死者德行,表示哀悼并以之定谥(多用于上对下)。
诔贵,幼不诔长也。
《礼记·曾子问》
巡亡三日而至,十日而广平王收京。命中舍人其行。
《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
如今我索性“公子”“女”改去,竟算是你他的倒妙。
《红楼梦》第七九回
2.
悼念死者的文章。
作六以通上下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四曰,五曰,六曰
《周礼·春官·大祝》
酒食备设其降止。情,以视诸诔
·韩愈·《祭虞部张员外文》
红儿诔,碧玉
·赵庆·《梧桐树·葬花》曲
3.
祈祷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子路曰:“有之;曰: 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久矣。”
《论语·述而》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傳誄
  • 誄行
  • 碑誄
  • 誄文
  • 誄狀
  • 天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