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注
《文选·宋玉〈风赋〉》
是夜风雨飒至,河不掘而成者三十余丈。
清·袁枚·《新齐谐·搜河都尉》
忽闻好事邀,诗兴翩已飒。
明·李东阳·《上元后一日亨父席上得合字》
西风飒高梧,枕簟凄以清。
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四引徐安人《秋扇》诗
梦初回,燕尾翻风,乱飒起湘帘翠。
明·汤显祖·《牡丹亭·诊祟》
长裾珠履飒轻尘,闲以琴书列上宾。
唐·卢纶·《浑赞善东斋戏赠陈归》诗
玉衔径踏黄河水,貂帽飒檐掀紫锦。
元·郝经·《望京府赏红梅》诗
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
晋·潘岳·《秋兴赋》
一赏桂樽前,宁伤蓬鬓飒。
南朝 齐·谢朓·《落日同何仪曹煦》诗
岁聿忽其云暮,庭草飒以萎黄。
南朝 梁·陆硾·《思田赋》
筼筜飒兮雨岸,杜若死兮霜洲。
唐·皮日休·《九讽·端忧》
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
唐·李白·《游谢氏山亭》诗
楚国城池飒已空,阳台云雨过无踪。
唐·胡曾·《咏史诗·阳台》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