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击;打。
亦指扑灭。
不祥之木,
《淮南子·说林》
一夕,有苗千来扑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茂林》
当小腿疼一进来扑杨小四,王聚海一边拦着她,一边暗自埋怨杨小四。
赵树理·《“锻炼锻炼”》
洪流堤,可塞也;烈火燎原,也。
·赵元一·《〈奉天录〉序》
2.
拍打;拍击。
一女步腰半,小扇轻扑蛾。
·萨都剌·《题四时宫人图》诗之一
着手呵呵大笑。
《西游记》第二六回
空中,一只野鸭伸长了脖子,怪笑着,扑动翅膀飞过。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四章
3.
拂拭;轻轻地擦。
亦指拂拭的用具。
石苔凌几杖,空翠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诗
横列虫网,不免自扫扑
·文同·《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诗
麻黄根: 同牡姜扑。又同硫黄末之。
·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囊痒》
那好人家扑儿浅淡匀。
·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4.
摔;掷。
左目
《三国志·魏志·夏侯传》
老幼孕病,悉之,婴儿扑于阶,或击于柱,流血成渠,哭震天。
《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二年》
到提着两只脚,向石上只一,可掌上明珠,做一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
5.
向前猛冲;全身伏向。
如: 扑在地上打枪。
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扑灯
·韩愈·《永贞行》
武松虫扑来,只一在大
《水浒传》第二三回
鹿像熟人一样亲切地扑到我的身上来。
巴金·《访问广岛》
6.
谓全心寄托。
我也不要他,一心在你身上,你把我安插在那就是了。
《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
7.
相扑。
宿露收,旭日初起,部署拿着竹批,两边分付已了,叫:“看!”
《水浒传》第七四回
,名唤做鹁鸽旋,数万的香官看了,齐声喝采!
8.
倾覆;倒下。
不敢,朽机惧倾扑
·韩愈·孟郊·《纳凉联句》
怎生折了擎天柱,倒了紫金梁?
·汤显祖·《牡丹亭·旅寄》
他扑下去跪在校长跟前。
张天翼·《移行·包氏父子五》
9.
指气味声色之类直逼(人的感官)。
枝金蕊香如,逐檀心巧裁。
·秦韬玉·《牡丹》诗
剖之,如有烟口鼻。
·刘基·《卖柑者言》
歌声由上而下,直扑我们的心窝。
郭小川·《昆仑行》诗之三
10.
满;遍。
冷黄金屋。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
·蒋捷·《贺新郎》词
11.
棰杖。
永泰中,余任洛丞,以军骑
·韦应物·《示从子河南尉班》诗
12.
古代一种制茶的工具。
,一曰鞭,以竹之,穿茶以解茶也。
·陆羽·《茶经·具》
13.
围棋术语。投。
,投也,以我子投彼穴中,使其急救曰,所以促其著也。
·徐铉·《围棋义例·诠释》
14.
古代博戏名。盛行于宋元民间,以钱为博具,掷地视字幕决胜败。
有以一笏三十笏者,以至车马、地宅、歌姬、舞女,皆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池苑内纵人关扑游戏》
郭大郎因在京不如意,曾了潘八娘子子。
《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15.
宋元的一种包税制度。
参见“撲買”、“撲酒”。
同安郡王存中殿以私酒坊九上之,通收息六十万缗有奇。
《宋史·食货志下七》
16.
象声词。参见“撲哧”、“撲通”。
17.
见“撲曲”。
18.
见“撲唐唐”。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撲”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菐”
全部
二字词
  • 撲速
  • 撲嗤
  • 撲楞
  • 撲烈
  • 撲打
  • 翻撲
三字词
  • 滴溜撲
  • 相撲手
  • 木撲頭
  • 撲虎兒
  • 一撲心
  • 撲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