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隐微。多指事物的迹象、先兆。
者,之微,吉之先者也。
《易·辞下》
由此而言,有退之,存有亡之,得有之理。
·袁康·《越绝书·外传计倪》
而交天地之初物之始兆,而屯乾坤以始建,信矣。
·王夫之·《周易外传·屯》
2.
时机;机会。
胥人者,去其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而遂忍之。
《史记·李斯列传》
此天亡之,不因其而遂取之,所谓养虎自患也。
《汉书·高帝纪上》
不可,公其之。
《后汉书·王允传》
今安危之不容,日失一日,在及
·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二状》
3.
机要;政事。
不操其心,而容乎利之境,以泛乎一日万几之繁,而事之不效,亦可失其本矣。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
且俄日二主之事,明,皇上若人,法此二几余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4.
危险。
疾大,惟,病日臻。
《书·顾命》
女以鲁国骄人,矣。
《荀子·尧问》
5.
将近;几乎。
日及矣,公子矣。
《国语·晋语四》
威王九,田忌七,知兵矣,而未达于道也。
·《孙膑兵法·威王问》
通曰:“公不知也,我不脱虎口!”
《史记·刘敬孙叔通列传》
椎髻獠面,人。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你做了不老成的事,把我老人家急死。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6.
及;达到。
太史公胸中,固有一天下大,非生所能也。
·顾炎武·《日知录·史记通鉴兵事》
两汉、唐、宋所能
·方苞·《陈西台墓表》
夫工事也,西人之神明矩亦非一蹴可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
7.
通“”。宰杀。
参见“刉珥”。
珥,沈辜,用𮪡可也。
《周礼·秋官·犬人》
8.
通“”。呵察;查问。
凶札,则无关门之征,犹几
《周礼·地官·司关》
若夫城郭之厚薄,壑之深,门闾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之。
《管子·问》
9.
通“”。
、耿、,乃殷之
《逸周书·商誓》
10.
通“”。日期。
百福,如如式。
《诗·小雅·楚茨》
子家子不,易而哭。
《左传·定公元年》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研幾
  • 不幾
  • 幾象
  • 幾及
  • 投幾
  • 德幾
三字词
  • 幾幾乎
  • 庶幾乎
  • 幾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