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án
zhuān
详细释义
1.
割;截断。
引申为脱离;改变。参见“剸節”。
其刑罪,则纤剸。
《礼记·文王世子》
夫燔剸蛇,莫之方斯。
·杜笃·《论都赋》
刜洪,不剸几上之肉。
·薛用弱·《集异记·蒋琛》
剸首以救,割肌以腹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万章上篇一》
剸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秋瑾·《红毛刀歌》
2.
裁决;治理。
重委操剸,刃益精。
·元稹·《授王播兼盐铁使制》
伏禁剸繁
·杨侃·《皇畿赋》
生平檄手,妙在巧裁剸。
·柳贯·《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
3.
刺;戳。
公子中,引佩刀自剸其腹,殆。
·沈初·《西清笔记·纪文献》
转剑自剸其胸,扑倒秦二尸上。
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
用马刀互相乱砍,用枪刺互相乱剸。
沈从文·《会明》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剸理
  • 操剸
  • 剸割
  • 剸治
  • 剸缚
  • 裁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