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撤除;撤去。
宰君废彻
《诗·小雅·楚茨》
彻丰与觯
《仪礼·乡射礼》
房帷兮席庭筵,兮告永
·潘岳·《哀永逝文》
,失旦固吾患。
·陆游·《晚秋农家》
三藏念了结斋,左右了席面。
《西游记》
勒登保佯兵不攻,果悉两岭
·魏源·《圣武记》
2.
拆毁;拆下。
屋,田卒污莱
《诗·小雅·十月之交》
何令彼岐社,命有殷
《楚辞·天问》
寄人宅,奴婢薪略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全忠令安居人按籍居,屋木,自渭浮河而下。
《旧唐书·昭宗纪》
万胜蒲博争屋椽相,市人惶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
3.
剥;取。
彼桑土,绸缪牖户。
《诗·豳风·鸱鸮》
4.
通;贯通。
引申为透;渗透。
为铁钩巨长四尺者,自足,穴,以客穴者。
《墨子·备穴》
汝心之固,固不可;曾不若孀妻弱子。
《列子·汤问》
割而管彻,柯既解而丝萦
南朝 宋·鲍照·《芙蓉赋》
裁帛扇,矩。轻彻妙好,其𬨎如羽。
·蔡邕·《团扇赋》
湿罗上人扶下玉梯。
·王建·《宫词》
歌声渐行渐远,荡漾在清和晚气之中,一声声彻入心脾,催人眼泪。
郭沫若·《牧羊哀话》
5.
达;到。
既其葬也,焚,烟彻于上。
《国语·鲁语上》
音中宫商之声彻于天。
·王充·《论衡·纪妖》
及臣兄主,故遣等使大魏,欲虔修藩……臣兄弟本心未及上
《魏书·蠕蠕传》
定知不南天竺,死在阴碛中。
·刘言史·《代胡僧留别》
西风卷尽,往事大江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
·冯子振·《鹦鹉曲·赤壁怀古》
落坡有卖面为生……恒自磨,夜夜四鼓。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6.
道;轨辙。
天命不,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诗·小雅·十月之交》
,不道也。
《尔雅·释训》
善行,无彻迹。
《老子》
7.
治;治理。
王命召伯,申伯土田。
《诗·大雅·崧高》
式辟四方,我疆土。
《大雅·江汉》
8.
相传为周代的田税制度。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用不足,如之何?”有若曰:“盍乎?”
《论语·颜渊》
夏后氏五十而,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其皆什一也。
《孟子·滕文公上》
彻,是低税,这可能是高级领主向低级领主收税的税率,也可能是公田制度废弃后,农夫在兵役徭役以外应交纳所种田亩的税率。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9.
动;触动。
凡拚之,必由奥始;俯仰磬折,拚毋有
《管子·弟子职》
10.
明;显明。
艰难其身,以危大人,而有名章,攻之士奔走之。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闻彻,内后见无朕。
·葛洪·《抱朴子·至理》
自太尉以德行相,相玄宗、宗,名益彰大行。
·韩愈·《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11.
列;排列。
参见“徹侯”。
班、,列也。北燕曰班,东齐
《方言》
子啐左,孙彻于右,岁时不衍,是
·沈括·《蔡孝廉母胡氏墓志铭》
12.
尽;完。
亦谓到底;彻底。
私召往,生子伯玉,匿不敢出。寿知之,使其子河南尹彻灭友氏家。
·袁宏·《后汉纪·质帝纪》
江上被花无处狂。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是前生宿世负偿伊,也还彻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说彻,且作散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知舞榻,人惜曲更羽衣。
·郑嵎·《津阳门》
关胜,都是梁山泊上好。救人。我有心救了关胜,怎好不救他。
·《争报恩》
自己也算“救人救,救火救”,不枉费这番心力。
《儿女英雄传》
13.
极;透。
推手含情却手,一抹《梁州》哀
·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
14.
紧密貌。
栅,也。以木作之,上平然也。又也,诜诜也。
《释名·释宫室》
15.
通“㯙”。枣名。
……杨彻齐枣
《尔雅·释木》
16.
同“”。清澄。
乾光。
《宋书·乐志二》
赤如城霞起,青如松雾彻
南朝 齐·王融·《四色咏》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徹”字的形近字
全部
二字词
  • 發徹
  • 徹俎
  • 徹朗
  • 徹頭
  • 壞徹
  • 遠徹
三字词
  • 不徹頭
  • 必徹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