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ò
luò
详细释义
1.
发光貌。
,灼,光也。
《说文·火部》
倏烁夕星流,昱奕朝露
南朝 宋·谢灵运·《长歌行》
烁电未成雨,凉风先入衣。
·梅尧臣·《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诗之二
2.
明亮。
精初,方祇始凝。
《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月争光兮星又繁,横空兮焰仍
·元稹·《有酒》诗之九
3.
照射;闪耀。
晖烁神都,丽气甸。
南朝 宋·鲍照·《侍宴覆舟山》诗之一
地底朱火,沙旁歊素烟。
·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诗
其一曰旱金,大如掌,金色人。
·叶隆礼·《契丹国志·胡峤陷北记》
远则光所得圜之半,近则过其半焉。
·恽敬·《驳史伯璇月星不受日光辩》
闪电一般——在云端飞烁。
郭小川·《昆仑行》诗三
4.
热;烤。
客曰:“今夫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所。温淳甘,脭𬪩肥厚;衣裳则杂遝曼,燂烁热暑。有金石之犹将销铄而挺解也,其在筋骨之乎哉?”
《文选·枚乘〈七发〉》
骄阳何火赫,海水烁龙󰍍。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安知赤日,沸浪生浮
·苏轼·《送宋君用游辇下》诗
子其乎海哉!之以九年之旱而不其涸。
·方孝孺·《溪喻》
5.
装饰。
今君四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以丹青,以犀象。
《吴子·图国》
黄,以琅玕。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6.
通“”。
销毁;熔化。
故上悖日月之明,下山川之精,中之施。
《庄子·胠箧》
案陶冶者之用火烁铜燔器,故之也。
·王充·《论衡·物势》
金合,为烁为丧,不可事用兵。
《晋书·天文志中》
消损;损伤。
而如炙如火者,是人也。
《素问·逆调论》
𬌷唤噪猩猩游,毒气烁体黄膏流。
·韩愈·《刘生》诗
寒多骨痛,筋弛骨消,肉䐃破,毛直而
·张介宾·《类经·会通·疾病下》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爍電
  • 閃爍
  • 煇爍
  • 燋爍
  • 爍爚
  • 焕爍
三字词
  • 黄爍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