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积聚;贮藏。
错国于之地,积于不涸之,藏不竭之府,下令流水之原。
《管子·牧民》
寡人衣食之用,兵革,聚食。
《史记·吴王濞列传》
积于,校阅于成世,御之,千有首。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铨赋》
由是集所有,不能其半。
·韩愈·《送郑十校理序》
〔朱重〕俭吃俭用,西,置些日用家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2.
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
具一日之,行则备一夕之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凡火攻有五……二曰火
《孙子·火攻》
昔令尹子文,帛之衣以朝,鹿裘以;未明而立朝,日晦而食;朝不夕,一月之
《战国策·楚策一》
十一而税,以奉公用,家有凶之有九年之
·葛洪·《抱朴子·诘鲍》
3.
累积;堆叠。
君子以德,小以高大。
《易·升》
钱镈停置,积场
三国 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尤以编年词稿,积六十有四卷,溯往衡今,别具径迹。
郑逸梅·《〈陈瘦愚编年词稿〉序》
4.
堆子;垛子。指累叠在一起的东西。
不登,高
《尸子》卷下
刑者相半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
《史记·李斯列传》
吾平生以得人田,凡十有三契,皆在室中钱积下。
·洪迈·《夷坚甲志·毛烈阴狱》
伊向西一瞟,决计从那里拿过一株带火的大树来点芦柴积。
鲁迅·《故事新编·补天》
5.
蕴积;蕴蓄。参见“積中”。
6.
留滞。
天道,故物成。
《庄子·天道》
7.
郁积于心。
海陵篡立,尊大氏皇太后,居永宫。每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执妇礼,海陵不能平。
《金史·后妃传上·太祖崇妃萧氏》
虚中恃才肆,好讥讪,凡女直人矿卤目之,官往往不能平。
又《宇文虚中传》
8.
长久。
积则昌,暴虐积则亡。
《管子·四时》
且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覆,其不可用天子之法度,非一日之也。
《汉书·严助传》
人有醉寐亡裘者,宋君曰:“醉足亡裘乎?”答曰:“桀醉亡天下,而况裘乎!”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
积与守不相下,守怒,中君以法,赖诸使之。
··《郑仲酉墓志铭》
欣逢悃愊无华吏,往拯租庸
·查慎行·《送孟静斋之任钱塘》诗之一
9.
超过;甚于。
亦指渊博出众。
法以民,使入陷阱,孰积于此!
《汉书·食货志下》
学积行修,意高爽如尺者,何可多得!
·厉鹗·《哭吴尺凫》诗序
10.
增加。
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身微命无阶,惟积惭惶。
·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
伏惟太皇太后道侔坤育,仁出天成,永怀爱孝之隆,尤悲恫之感。稍舒慈念,情。
·王安石·《慰太皇太后表》
镒称铢失,难课近功;一十忘,何裨末?但徊徨之,莫知退避之方。
··《除工部侍郎谢表》
11.
经过。
翟黄曰:“此皆君之所以臣也,三十故至此。”
·刘向·《说苑·臣术》
超乃更立其府丞成大疏勒王,悉其不反者以攻忠,,而康居遣精兵救之。
《后汉书·班超传》
生四,以功拜太子舍人,三十四年五而至殿中少
·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
与蒋君各督所部兵守隘,不敢
·龙启瑞·《何雨人家传》
每一个五年将有一个较大的变化,积几个五年将有一个更大的变化。
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二九
12.
过分。
将军乃犒荆州文武,二十人积饮食,皆不能
《太平御览》卷八〇五引晋裴启《语林》
攸之伺隙西郢,年逾十,擅命威,君已
《宋书·臧质沈攸之传论》
13.
习惯的;积久渐成的。
私其所,唯恐也。
《荀子·解蔽》
14.
通“”。功绩,劳绩。
参见“積厚流光”。
凡牧民者,以其所者食之,不可不也。
《管子·权修》
15.
通“”。疾病。
且夫起兵而不知其战则为人禽,屯死。
《汉书·晁错传》
16.
通“”。参见“積射士”。
17.
见“積伶”。
18.
量词。用于成堆之物。
和哥乏,可与钱
《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
19.
指寒积、食积等病症。
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也。
《灵枢经·百病始生》
〔楚惠王〕久患心腹之皆愈。
·王充·《论衡·福虚》
病有、有聚、有䅽,何也?
《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五藏风寒积聚》
20.
数学中称若干个数相乘的结果。
今有城下广四丈,上广二丈,高五丈,袤一百二十六丈五尺,问积几何?
《九章算术·商功》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積篇
  • 積賤
  • 積趲
  • 積過
  • 隅積
  • 積仁
三字词
  • 公積金
  • 香積寺
  • 積竹杖
  • 積極性
  • 積受罐
  • 積底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