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险要;险阻;危险。
伐夷,并小夺乱
《逸周书·武称》
从壶头则路近而水则涂夷而运远
《后汉书·马援传》
有一人胡麻路中不能得前。
《百喻经·索无物喻》
魂不怕飞过大江西。
·彭乘·《续墨客挥犀·崔球昼梦至家》
恰便似犬逢饿虎截头涧,更𡸃军骑马连云栈
·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
2.
阴险;奸邪。参见“嶮薄”、“嶮縱”。
3.
严厉。
初,右御史周矩后曰:“凶人告,遂以常,推劾之吏,以险责诋为功。”
《新唐书·酷吏传序》
4.
乖僻;怪僻。
小人愚,共相扇惑。
·郭璞·《皇孙生上疏》
士方以游词险语为高。
·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
5.
险些;几乎。
量湖光,不大似半芳塘,你𡸃做了
·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
似杷推,𡸃满浔阳半江水。
又《青衫泪》第三折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嶮艱
  • 嶮澁
  • 梗嶮
  • 嶮㠖
  • 嶮𡺢
  • 嶮闊
三字词
  • 嶮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