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组合;配合。
画缋之事,五色,之青,南方之赤,西方之白,北方之黑,天之玄,地之黄。
《周礼·考工记·画
夫玄黄色,方圆体分。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七匹亦殊,迥若寒空霞雪。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
五行而成,五色而成章,五声杂而成,五味而成食。
·谢肇·《五杂俎序》
2.
混杂;参杂。
士大夫不杂于工商。
《逸周书·程典》
乱脸色,荷叶杂衣香。
南朝·梁元帝·《采莲赋》
木版揭梁,甚大,亦雄体杂颜柳,不知何人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
辞隐语诙谐者,非文也。
·周亮工·《书影》卷四
我先在学部大门口的公共汽车站等待,看见默存杂在人群里出来。
杨绛·《干校六记·下放记别》
3.
驳杂;不精纯。
粹而不,静一而不,惔而无以天行,此神之道也。
《庄子·刻意》
暮春三月,江南草花生群莺乱飞
南朝 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自周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习传而不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
夫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王安石·《上皇帝言事书》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
4.
紊乱;使紊乱。
日月不,寒暑至。
《墨子·非攻下》
于战国陵,法度衰毁,上下僭
《后汉书·赵咨传》
萤飞暗庑,蛙闹杂疏更。
·陆游·《秋雨排闷十韵》
再由各府、州、各工商立商公所。如王君紫所云: 毋恃官,毋杂绅权……当听工商仿西法投筒自高董。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三》
5.
多;繁多。
齐给便敏而无类能旁魄而用。
《荀子·性恶》
岁属和平,稔,而租米所入,水陆运漕,钱杂,必甚伤农
唐玄宗·《谕河南河北租米折留本州诏》
人多眼杂,说话不方便。
贺敬之·丁毅·《白毛女》第三幕第一场
6.
装饰。
驾飞龙兮,瑶象以为车
《楚辞·离骚》
被阿裼,揄舒缟杂纤罗,垂縠。
·司马相如·《子虚赋》
7.
兼及。
是故智者之,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孙子·九变》
申椒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楚辞·离骚》
恩其故他姬子己子,造次莫能辨。
·柳宗元·《薛君妻崔氏墓志》
8.
共同;一起。
萌生,天地未形,而先之征,其事是以不成,受其刑。
《国语·越语下》
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
《汉书·隽不疑传》
公卿博士定其,而者争为异端。
《新唐书·颜师古传》
9.
一种诗体。参见“雜詩”。
10.
古代杂剧、传奇中生、旦、净、丑以外的一种行当,一般扮演各种临时上场、无关重要的人物。
米百姓三人同上云。
·《陈州粜米》第一折
丑同急推下。
·叶宪祖·《鸾𫔇记·途逅》
生四人上。
·孔尚任·《桃花扇·哄丁》
11.
通“”。集合;聚集。
若夫物撰德,辨是非,非其中爻不
《易·辞下》
文理情用,相内外表行而,是之中流也。
《荀子·礼论》
难异科,焉同
《汉书·谷永传》
若其赞论综缉辞采,序述之比文,事出沈思,义归乎翰藻,故夫篇什,而集之。
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
旗穿,仙倚秋空戟明。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
12.
通“”。圆周。
《恒》,而不
《易·辞下》
为县梁。
《墨子·杂守》
数杂寿天下之
《淮南子·诠言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雜質
  • 雜遊
  • 歧雜
  • 氛雜
  • 汙雜
  • 流雜
三字词
  • 勤雜工
  • 雜貨店
  • 雜貨鋪
  • 百雜香
  • 火雜雜
  • 雜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