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
聰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听;听觉。
闻
言不信,
聪
不明也。
注
《易·
決
》
我生之
后
,逢此百凶,尚寐
无聪
。
注
《诗·王风·兔爰》
谅聪
不明而蔽壅兮,使
谗𫍲
而日得。
《楚辞·九章·惜往日》
臣前幸得
条对灾异
之效,
祸乱
所
极
,言
关于圣聪
。
《汉书·谷永传》
耳方
聪
兮忽睽,目方
视
兮忽盲。
唐
·
皮日休
·
《九讽·见逐》
〔王安石〕
升
江
宁
府知府,
贤声
愈著,直
达
帝
聪
。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2.
听觉灵敏。
视
不明,
听
不
聪
,行不正,不知哀,君子病之。
《礼记·杂记下》
师旷
之
聪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
目不
两视
而明,耳不
两听
而
聪
。
《荀子·劝学》
皇帝神
圣
,通
达
古今,
听聪视
明,一似
尧
禹。
唐
·
韩愈
·
《元和圣德诗》
秀才因
于灶
神前具疏,自道其平生
虽无
大
阴
德,然掩骼一事,
当
亦可挽回造化,何神
听
之不
聪
也。
清
·
钱泳
·
《履园丛话·梦幻·自矜埋葬》
3.
明察。
听
曰
聪
。
聪
者能
闻
事而
审
其意也。
汉
·
董仲舒
·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
愿
悉心之所
闻
兮,遭值君之不
聪
。
汉
·
东方朔
·
《七谏·沉江》
伍
举
曰:“臣
闻国
君服
宠
以
为
美,安民以
为乐
,克
听
以
为聪
,致
远
以
为
明。”
汉
·
赵晔
·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良由外
听
易
为
巧,而内
听难为聪
也。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声律》
4.
聪明而有才智。
1
参见“聰智”。
峻
调
迥
韵
,慧志
聪
情。
南朝 梁
·
江淹
·
《伤友人赋》
闻
言易悟曰
聪
,睹事易辨曰明。
宋
·
司马光
·
《四言铭系述》
5.
通路;通畅。
子胥乃使相土
尝
水,象天法地,造
筑
大城,周
回
四十七里,
陆门
八以象天八
风
,水
门
八以法地八
聪
。
汉
·
赵晔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傅毅《反都
赋
》曰:“因
龙门
以
畅
化,
开
伊
阙
以
达聪
也。”
北魏
·
郦道元
·
《水经注·伊水》
6.
指耳鸣病。
仲堪父
尝
患耳
聪
,
闻床
下
蚁动
,
谓
之牛
斗
。
《晋书·殷仲堪传》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掩聰
聰聰
扆聰
聰慜
聰利
聰察
三字词
聰明誤
聰明鳥
鬼聰明
小聰明
聰明兒
聰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