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
詭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责成;要求。
人有
余
兵,
诡陈
之行,以慎
国
常。
注
《管子·问》
万
年自
诡
三年可成,
后
卒不就,
群
臣多言其不便者。
《汉书·陈汤传》
先
时
宰守
并
多
贪秽
,
诡
人
采
求,不知
纪极
,珠遂
渐
徙
于
交阯郡界。
注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
2.
罪责。
是何也?
则
求利之
诡缓
,而犯分之羞大也。
注
《荀子·正论》
3.
欺诈;假冒。
人主知能、不能之可以君民也,
则
幽
诡
愚
险
之言
无
不
职
矣,百官有司之事
毕
力竭智矣。
《吕氏春秋·勿躬》
时选
者盛集,有
诡资荫
冒牒取
调
者,
诏许
自首。
《新唐书·戴胄传》
此
质儿
者,
诡
不
义
以行
义
,厚矣。
清
·
周亮工
·
《书影》卷九
4.
奇异;差异。
是其言也,其名
为吊诡
。
注
《庄子·齐物论》
水
虽
平,必有波;衡
虽
正,必有差;尺寸
虽齐
,必有
诡
。
注
《淮南子·说林训》
第取其
倜诡异
常之事,而不
为
科
条
。
明
·
归有光
·
《卓行录序》
5.
违背;相反。
刑德合
于时则
生福,
诡则
生
祸
。
《管子·四时》
今之所辨,欲求
实
有
实无
,以期自然不
诡
,持
论
有工拙,
议
教有精
粗
也。
三国 魏
·
嵇康
·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惜乎不
见
正,遂
与
中庸
诡
。
宋
·
王安石
·
《读墨》诗
6.
变易;变换。
诡
矣
祸
福,刑于外戚。
注
《汉书·叙传下》
徒以
赏
好
异
情,故意
制
相
诡
。
注
《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小
云
石哈雅〕乃
称
疾,
辞还
江南,
卖药于钱
塘市中,
诡
姓名,易服色,人
无
有
识
之者。
《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7.
毁伤。
若固之序事,不激
诡
,不抑抗,
赡
而不
秽
,
详
而有
体
,使
读
之者亹亹而不
厌
,信哉其能成名也。
注
《后汉书·班固传论》
8.
传说中的兽名。
《神
异
志》注曰: 西南大荒中,有
兽
,形如兔,人面而能言,心常欺人,言
东
即西,言南即北,其名曰“
诡
”。
唐
·
李冗
·
《独异志》卷下
9.
羊后胫骨部位名。
儿
取羊
后胫
之膝之
轮
骨……其骨
轮
四面
两
端凹曰真,凸曰
诡
。
明
·
刘侗
·
于奕正
·
《帝京景物略·十月一日》
10.
姓。春秋时周有诡诸,见《左传·庄公十六年》。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詭石
詭躁
詭辭
繁詭
詭瑰
詭類
三字词
詭把戲
詭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