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愛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待人或物的深厚真挚感情。
1
亦指具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孔子〕徐行翔佯而
归
,
绝学
捐
书
,弟子无挹
于
前,其
爱
益加
进
。
《庄子·山木》
何
谓
人情?喜、怒、哀、
惧
、
爱
、
恶
、欲。
《礼记·礼运》
博
爱
之
谓
仁。
唐
·
韩愈
·
《原道》
岂
曰能相,亦教弗弛;
爱
不
掩严
,是成令子。
明
·
文
征
明
·
《祭施行人母文》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毛泽东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
兄
爱
而友,弟敬而
顺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肃
宗性
笃爱
,不忍
与诸
王乖
离
,遂皆留京
师
。
《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2.
仁惠。
及子
产
卒,仲尼
闻
之,出涕曰:“古之
遗爱
也。”
注
《左传·昭公二十年》
回首楚
楼
千里,
遗爱满潇
湘。
宋
·
张孝祥
·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
3.
喜欢;爱好。
1
亦指所喜爱的人。
爱
之欲其生,
恶
之欲其死。
《论语·颜渊》
不薄今人
爱
古人,清
词丽
句必
为邻
。
唐
·
杜甫
·
《戏为六绝句》之五
我
爱长
天
汉
家月,照人依
旧
一
轮
明。
元
·
耶律楚材
·
《过金山和人韵》之三
近
闻
此
孙
不
爱读书
,稍失色
养
于二大母。
明
·
李贽
·
《复士龙悲二母吟》
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鲁迅
·
《准风月谈·夜颂》
是故
诚
有功
则虽
疏
贱
必
赏
,
诚
有
过则虽
近
爱
必
诛
。
《韩非子·主道》
端居意自
违
,
况
别
亲与爱
。
唐
·
韦应物
·
《送元锡杨凌》诗
4.
仰慕。
一者,德之
贤
也;
圣
者,
贤
之
爱
也。
注
《鹖冠子·能大》
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
适机
宜,而
风
采可畏
爱
故也。
唐
·
韩愈
·
《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
5.
爱护;关心。
1
亦指保护。
故君人者,欲安
则
莫若平政
爱
民矣。
《荀子·王制》
张
延
隽
之
为晋
州行
台
左丞,匡
维
主
将
,
镇抚
疆埸,
储积
器用,
爱
活黎民,
隐
若
敌国
矣。
北齐
·
颜之推
·
《颜氏家训·慕贤》
前辱手
书
,具悉
爱
我厚意。
清
·
罗泽南
·
《又答高旭堂书》
夫后稷不
当弃
,故牛
马
不
践
,
鸟
以羽翼覆
爱
其身;昆莫不
当
死,故
乌衔
肉就而食之。
汉
·
王充
·
《论衡·吉验》
6.
怜惜;爱惜。
爱
其二毛,
则
如服焉。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公曰: 章
谏
吾曰:“
愿
君之
废
酒也!不然,章
赐
死。”如是而
听
之,
则
臣
为
制也;不
听
,又
爱
其死也。
《晏子春秋·谏上四》
夫
雁顺风
以
爱气
力。
《淮南子·修务》
7.
舍不得;吝惜。
子
贡
欲去告朔之
饩
羊。子曰:“
赐
也!
尔爱
其羊,我
爱
其
礼
。”
《论语·八佾》
百姓皆以王
为爱
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注
《孟子·梁惠王上》
杀
我而有利于人,吾何
爱
一死。
金
·
王若虚
·
《焚驴志》
史
称
帝
于赏赐
有功,
并无
所
爱
。
清
·
顾炎武
·
《读〈隋书〉》
8.
指男女间之爱恋。
孟
尝
君舍人有
与
君之夫人相
爱
者。
注
《战国策·齐策三》
结发为
夫妻,恩
爱两
不疑。
汉
·
苏武
·
《诗》之三
9.
容易发生某种变化;常常发生某种行为。
时时爱
被翁婆怪,往往
频
遭伯叔嗔。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
阴
坡
爱长
席箕草,
阳
谷多生没咄
浑
。
《王昭君变文》
咋不是!那坏蛋们尽压低价钱,不卖,果子搁着爱坏;卖,不合算。
秦兆阳
·
《姚良成》
10.
对别人的女儿的尊称。
1
又如: 令爱。
夫人
张
氏,府君
贾
秀曾
孙
,游
击
利休之
爱
。
唐
·
裴同亮
·
《唐故清河郡夫人张氏墓志铭》
11.
通“
薆
”、“𥴨”。隐蔽;障蔽。
剑
可以
爱
身。
注
汉
·
扬雄
·
《法言·吾子》
通人
暗于
好
恶
兮,
岂爱
惑之能剖。
注
《后汉书·张衡传》
12.
通“
曖
”。参见“
愛景
”。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愛殺
母愛
榮愛
失愛
孝愛
戴愛
三字词
愛窩窩
相憐愛
愛物兒
愛面子
遺愛碑
郗鑒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