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辨别滋味,吃一点儿试试。
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其旨否。
《诗·小雅·甫田》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未姑食性,先遣小姑
·王建·《新嫁娘词》之三
祖父爱孙女,闺女家有时送来几个黏饼子、腌鸡蛋,他总要留给孙女儿吃,自己只尝一点点。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
2.
食;吃。
王事靡盬,不能稻粱,父母何
《诗·唐风·鸨羽》
来银两穷人用,送来粮
《捻军歌谣》
3.
试探;试验。
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而之;不可,收而退,可以害,君亦辱。
《左传·襄公十八年》
闻国,乃喜,且欲帝以取
《新唐书·杨慎矜传》
何苦而身于市虎乎!
·黄宗羲·《再辞张郡侯修志书》
4.
经历;身受,尝受。
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艰难备尝之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
曹禺·《雷雨》第四幕
5.
通“”。
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立;必以子乎,光真嗣,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史记·刺客列传》
雪每先秋降,花近夏生。
·卿云·《送人游塞》诗
间胜败寻尝有,一局何嗟。
·孙枝蔚·《六客诗·棋客》
6.
古代秋祭名。
亦泛指祭祀。参见“嘗駒”“嘗醪”。
礿蒸尝,于公先王。
《诗·小雅·天保》
秋祭曰
《尔雅·释天》
四祭者,因四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冬曰蒸……者,以七月黍稷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
7.
副词。曾经。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论语·卫灵公》
息大之陂,梦与神遇。
·王充·《论衡·奇怪》
尝读《汲黯》,至司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之,以巧宦之目,未不慨然废书
·潘岳·《闲居赋》序
我也尝见想做小说的青年,先买小说法程和文学史来看。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嘗敵
  • 歆嘗
  • 嘗醪
  • 嘗巧
  • 嘗受
  • 尋嘗
三字词
  • 嘗湯戲
  • 何嘗行
  • 孟嘗君
  • 品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