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古代承放爵、觶的礼器。
四棓禁一𧥉。
《逸周书·器物》
司射堂西,命弟子设丰
《仪礼·乡射礼》
纠过有扑。
·姚燧·《千户所厅壁记》
2.
大;高大。
者,大也。
《易·序卦》
有白雀集屯禀,大穰之也。
·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
3.
增大;扩大。
今吴不如,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乎?
《左传·哀公元年》
中天之华阙冠山之朱堂。
《后汉书·班固传上》
陶瓦于原,伐木于山,磨旧础新墉,乃丰宾堂,乃峨
·陈鸿·《庐州同食馆记》
4.
茂盛。参见“豐草”、“豐葉”。
5.
浓密。
丰雾粲草,高月丽云崿。
南朝 宋·鲍照·《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
6.
厚;使丰厚。
树于,艾人必
《国语·周语上》
卑宫菲食,以功臣之;披怀虚己,以纳谟士之
·陆机·《辨亡论下》
高位而妨,享厚禄以己。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
7.
盛多。多指事物的数量。
亦谓使多。
民易者不求焉,明征其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从属弥众,弟子弥丰
《吕氏春秋·当染》
而不一言,而不失一
·韩愈·《至邓州北寄上襄阳于相公书》
僧人入予甚
·朱衡·《道南源委·陈公德豫》
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日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是以臣竭其忠,君不失德,下忘其死。
《后汉书·胡广传》
管葛功名,孔颜丰道德。
·贝琼·《乙巳除夕》诗
8.
丰足;丰裕。
亦谓使丰足、丰裕。
登民,乃始县钟鼓,干戚。
《淮南子·主术训》
昔文景之世,百姓务农,家
·葛洪·《抱朴子·诘鲍》
俭则国丰国丰则民富而寿
·朱弁·《曲洧旧闻》卷二
丰财阜,政通人和。
·谭嗣同·《论湘粤铁路之益》
以生利,利以民。
《国语·晋语一》
天隆其,主其禄。
·蔡邕·《释诲》
云车风马小流,家有杯盘丰典祀。
·范成大·《祭灶词》
我粢盛,我豆
·梁寅·《拟祭告天地乐章·上帝终献》
9.
富饶。
徒以地沃野,百物殷阜。
《文选·张衡〈西京赋〉》
侔淮海,富山丘。
三国 魏·何晏·《景福殿赋》
霤未足言其固,白未足
·左思·《吴都赋》
10.
丰收。
岁农丰,年大茂。
《管子·五行》
阴阳谷丰
·王符·《潜夫论·本政》
靡田不播,九
··《补亡诗·华黍》
路以为转运丰则粜,歉则籴谷价自可常平,而赈济岂忧无及乎?
·谭嗣同·《论湘粤铁路之益》
11.
丰满。多指体态。
亦谓使丰满。
色,而翾翥百步,肌而力沈也。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若有,柔若骨。
《赵飞燕外传》
惟隋殿壁十仙像丰癯妍怪,各各不同。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
洛女神影,休笑
·袁树·《水仙花》诗
如微才弗,没世无闻,徒……此徒圈牢之物,非臣之所志也。
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
盘尔根,亦丰尔羽。
·阎尔梅·《诔先帝九章》之三
12.
莞草。参见“豐席”。
13.
地名。
周国都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自商,至于
《书·武成》
秦沛县之丰邑,汉置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高祖,沛邑中里人也,姓氏。
《汉书·高帝纪上》
14.
传说中的古侯国名。参见“豐侯”。
15.
《易》六十四卦之一。卦象为䷶;离下震上。参阅《易·丰》。
16.
姓。春秋时鲁有丰愆。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豐田
  • 豐儀
  • 豐信
  • 豐飽
  • 豐肉
  • 豐悦
三字词
  • 新豐客
  • 豐貨錢
  • 永豐柳
  • 豐年兆
  • 豐年玉
  • 豐年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