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宽阔;广阔。
,屋大也。
《说文·宀部》
恢恢六合,四海一何
三国 魏·嵇康·《幽愤诗》
气云霄近,乘高宇宙
·宋之问·《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阳则从绝顶平剖,列五枝,空下仞,外冈叠嶂之蔽,目甚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
现在,是没有急流、阴影和“神匪”了;河岸展开着,仿佛天都宽了好多。
沙汀·《航线》
2.
度量宽宏;宽厚。
克仁,彰信兆民。
《书·仲虺之诰》
柳下惠之者,鄙夫,薄夫敦。
《孟子·万章下》
惟有德者能以服人。
·晁说之·《晁氏客语》
剑平一面觉得四敏的话是对的,一面又觉得四敏平时待人太宽。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二章
3.
宽免;宽恕。
以敬承命,以恪守业则不懈,以恭则宽于死,以足用则远于忧
《国语·周语中》
舜,帝少子,淫,犯禁,上常之。
《汉书·常山宪王刘舜传》
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侨类见宽,不攻其
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其同之罪。
·李朝威·《柳毅传》
只求老大人自行戮,免奏,以某等失于简察之罪。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4.
不严;宽大对待。
余岁妻,有子,然汉节不失。居匈奴中,益月氏,西走十日至大宛。
《史记·大宛列传》
之根本在州,州根本在民。欲裕民力,当宽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
朝廷某事,父母某事,百姓分,孙几分。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
对过去的错误,处理可宽可严的,可以从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5.
舒缓;延缓。
吾以卜之天,天若吴,必吾成而不吾足也,然有伯侯之心焉。
《国语·吴语》
宽则宠之人,急用介胄之士。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公曰:“少顷须至,但甚,吾每之,更宽两日,为办些衣服,方可去。”
·陈鹄·《耆旧续闻》卷七
天恩如若肯周全,再宽个一月之期方全。
《再生缘》第六一回
6.
宽松;松弛。
寺主怖急,一心念世音。夜半即觉绳宽
南朝 齐·陆杲·《系观世音应验记·虏中寺主》
带渐宽终不悔,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词
引服,衣常欲,若急即损气
《云笈七》卷六一
开怀强笑,向新来宽却衣,似恁地人怀憔悴,甘心总为伊呵。
·秦醇·《谭意歌传》
皮肉之黑而者易白,黑而白。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
7.
减轻。
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天下之繇。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所以天者,在其民,于是遂斥浮,出宫女,除别之私,以宽赋敛
·曾巩·《故朝散大夫孙公行状》
春,正月,甲寅,以常州旱,其逋之半。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三年》
8.
宽慰;宽解。
酌酒以自断绝歌《路》。
南朝 宋·鲍照·《拟行路难》之四
到崆峒,快寄宽离别。
·刘克庄·《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
太夫人以子之故,感病沉重,伏枕在床。卿事之甚汤药亲尝𫗴粥必煮,求神佛,以逭其;虚辞诡说,以其意。
·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对老父亲,他不单把委曲圈在心里,而且口口声声的说一切都太平了,为的教老人心宽一点。
老舍·《四世同堂》三八
9.
卸脱;解开。
的是他的子民,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莫替古人耽
《西游记》第七八回
分付小喽啰人的了行李物,先放还乡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余臣〕一面,一面自己去衣服,躺到上去了。
《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
周氏又请客人宽去裙子,张氏、王氏、沈氏都附和着,客人们就都把裙子宽除了。
巴金·《春》七
10.
多;宽裕。
节渐于诗去酒杯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
〔高愚溪〕后来挨得出授了山东费县教官,了沂州,又昌府,做了三任归来,囊中也有四五百金些。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
牛并犋好田,拉大竿子好起反。耕田地收食,起反成功手头宽
《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谁个不跟老乐干》
11.
宽度。参见“寬闊”。
12.
广泛。
本朝定例,得旗人可以吃粮,可以考翻,可以挑侍,宦途比些,所以把一甲三名留天下的读书人大家巴去。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小明叔交人很宽,只要出去一转,还不是一大群?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八
这个“子”字用得宽,请好好记住。
周立波·《扫盲志异》
13.
姓。汉有宽舒。见《汉书》本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寬肅
  • 寬曠
  • 寬塏
  • 寬諒
  • 寬超
  • 寬紓
三字词
  • 寬皮話
  • 寬定宕
  • 大寬轉
  • 打寬轉
  • 寬心丸
  • 寬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