麛
麛
麛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幼鹿。
上大夫相
见
以羔,
饰
之以布,四
维
之
结
于面,左
头
如麛
执
之。
注
《仪礼·士相见礼》
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唐
·
元稹
·
《青云驿》诗
饮涧
野麛
归
洞晚,隔花啼
鸟语
烟深。
明
·
黄师先
·
《武夷小桃源诗》
2.
泛指幼兽。
煮丹穴之卵……
脔
麒麟之麛。
《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三国魏刘劭《七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唐
·
韩愈
·
《猛虎行》
3.
捕猎幼兽。
不麛不卵,以成
鸟兽
之
长
。
《逸周书·文传》
毋覆巢
杀
胎夭,毋麛毋卵。
《淮南子·时则训》
不麛不夭咸以
时
。
南朝 梁
·
沈约
·
《梁三朝雅乐歌·需雅》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麛卵
麛鷇
锄麛
麛裘
放麛
麛夭
三字词
禁麛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