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忧愁;忧虑。
君子,心如醉。
《诗·秦风·晨风》
人也,发愤忘食,以忘,不知老之至云
《论语·述而》
心之矣,永啸长吟。
三国 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二
身上衣正,心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诗
德宗曰:“卿理虢州而他郡百姓,宰相才也。”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怀载忧,干戈攘我西
郁达夫·《和陈振贤》
2.
忧患;祸患。
顾忧者,可致道。
《管子·形势》
平王往而大曰:“宛何等也?”忌曰:“殆且有篡,王急去之。”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今之言之害者,必曰有危,有激射之虞。
·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
元帅伤势虽重,可无性命之忧。
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十一场
3.
畏惧。
吴越受令,荆楚惛,莫不服。
《晏子春秋·问上三》
吾受命天,竭力以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
《吕氏春秋·知分》
4.
疾病。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不能造朝。今病小愈,朝,我不能至否乎?
《孟子·公孙丑下》
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薪之。”
《礼记·曲礼下》
5.
居丧。多指居父母丧。
王宅,亮三祀。
《书·说命上》
自居母,便长断,持蔬食。
《梁书·文学传下·刘杳》
四年,方计费兴工,而公以去。
·魏源·《两淮都转盐运使婺源王君墓表》
6.
谓军队为敌所败。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赴𮧴
《礼记·檀弓下》
7.
通“”。
优厚。
妻子以大絫。
《墨子·非儒下》
戏谑。参见“憂謔”。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憂怖
  • 憂憚
  • 憂悁
  • 憂擾
  • 憂時
  • 沈憂
三字词
  • 忘憂草
  • 無憂履
  • 忘憂物
  • 丁内憂
  • 丁父憂
  • 黄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