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妨;阻碍。
乘虚不触实
《列子·周穆王》
有方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有明;人直照之,影;以手心而则见肠胃五无碍
《西京杂记》卷三
夫物之所偏,未能蔽,云大道,其或同。
《后汉书·方术传序》
凡在佛法,若理,不可得然,疑之可也。
南朝 宋·宗炳·《明佛论》
府指迷》云:古曲亦有拗者,被句法中字面所拘,今歌者亦以为碍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硋”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亥”
全部
二字词
  • 论硋
  • 踬硋
  • 不硋
  • 隔硋
  • 辍硋
  • 乖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