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遮阳挡雨的用具。
拜,遇雨,入。
《晋书·王雅传》
一人捉伞状如毛羽,又似帛,斑
南朝 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
父子持行雨中,已而大起,吹三皆半裂去。
·洪迈·《夷坚丁志·许提刑》
柏斯民性僻山水,寓西湖。一日,冒雨执伞上北高峰顶
·王晫·《今世说·任诞》
2.
古代仪仗之一种。
物、典策
《左传·定公四年》
小臣再得瞻黄两鬓星星不搔。
·杨万里·《四月五日迎驾起居口号》
遂自称总统大元,黄伞鸣金呵殿,踞阅马厂南面坐。
·魏源·《圣武记》卷八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繖”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散”
全部
二字词
  • 雨繖
  • 油繖
  • 幡繖
  • 繖幄
  • 扇繖
  • 黄繖
三字词
  • 繖子鹽
  • 杏黄繖
  • 黄線繖
  • 擁繖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