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柱下石礅。
亦比喻作国家柱石。
蒸,柱础润
《淮南子·说林》
燕起知舞,础润识云流。
南朝 宋·谢庄·《喜雨诗》
抱殿柱,柱即与础
·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斯道〕除吉安永新知,到任三日,祇于邑庠,顾见殿楹础边隐隐有人形,怪而之。
·李昌祺·《剪灯余话·月夜弹琴记》
朱色的茎斜斜的从石阑干的础下击出,如擎出一个古代的甜美的故事。
何其芳·《画梦录·秋海棠》
然而不砟不,不不柱,蟒,蔽弊道路,五十年矣。
·元稹·《告畬竹山神文》
山,还当础
·韦处厚·《绣衣石榻》诗
2.
堆砌。
谪岭南……舟次新淦,人方为桥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圓礎
  • 礎礩
  • 玄礎
  • 花礎
  • 階礎
  • 貞礎
三字词
  • 基礎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