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ēng
dāng
tāng
详细释义
1.
古代的锅。有耳和足。用于烧煮饭食等。以金属或陶瓷制成。
鬴有足曰
《太平御览》卷七五七引汉服虔《通俗文》
母好食底焦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折脚铛边煨淡粥,曲枝桑下饮离杯。
·苏轼·《送柳宜师》诗
铛饭煮神仙字,黎火光生太乙文。
·李渔·《蜃中楼·耳卜》
2.
一种古代的温器。较小,有三足。用以把酒、茶等温热。以金属或陶、瓷等制成。
舒州杓,力士,李白与尔同死生。
·李白·《襄阳歌》
茶癖金快,松香玉露含。
前蜀·贯休·《和毛学士舍人早春》
铜铛者,首三足,挹注以口,翠可玩。因考《晋旧事》有,即是此……《述异记》有“卿,安得酒”,是温酒器也。
·高似孙·《纬略·古铛》
虎丘三月曾停舫,惠水他满铛
·孙枝蔚·《谢郝羽吉惠茶》诗之二
3.
今指一种浅而平的锅。多用于烙饼,炒菜。以铁或不锈钢制成。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鐺户
  • 石鐺
  • 茶鐺
  • 鐺旋
  • 泥鐺
  • 土鐺
三字词
  • 鼎鐺耳
  • 折腳鐺
  • 折脚鐺
  • 折足鐺
  • 鐺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