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通称天鹅。似雁而大,颈长,飞翔甚高,羽毛洁白。亦有黄、红者。
不日浴而白。
《庄子·天运》
鹄衔,雌啄泥
·韩愈·《琴操·别鹄操》
大于,羽毛白,其翔高而善步,所谓鹄不浴而白,一千里,是也。亦有黄,湖海江皆有之。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鹄》
2.
形容白色。参见“鵠纓”、“鵠髮”。
3.
枯瘦貌。
参见“鵠形”。
佼女形如,垢面蓬其首。
·杨端本·《岁饥行》
4.
通“”。恣肆、心无所主貌。
〔得道之人〕就就乎其不肯自是,乎其羞用智也。
《吕氏春秋·下贤》
5.
古地名。在今山西省闻喜县。
参阅《嘉庆一统志·平阳府一》。
素衣朱子于
《诗·唐风·扬之水》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刻鵠
  • 鵠板
  • 鵠觀
  • 控鵠
  • 鵠鬢
  • 鵠侍
三字词
  • 鴻鵠懷
  • 黄鵠音
  • 鴻鵠心
  • 黄鵠歌
  • 望鵠臺
  • 鴻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