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怀念;思念。
引申为留恋;爱惜。
嗟我怀人,彼周行。
《诗·周南·卷耳》
颈长叹息,行多所怀
三国 魏·曹操·《苦寒行》
绛虽去位,犹怀不能已。
《新唐书·李绛传》
生志不易,取父木主怀之。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王孝子》
就是在抒情文,则多用好看字样,多讲风景,多怀家庭,见秋花而心伤,对明月而泪下之类。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
太息兮上,心低佪兮顾怀
《楚辞·九歌·东君》
刃端,性命安可怀
三国 魏·曹植·《白马篇》
2.
怀恨。
尝众中辱怀之。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
3.
胸前;怀抱里。
将惧予于怀
《诗·小雅·谷风》
子生三年,然父母之怀
《论语·阳货》
愿为西南逝入君怀
三国 魏·曹植·《七哀诗》
蟾〕自己反倒疑心起,掩了怀,坐在前,呆呆的想。
《红楼梦》第九一回
这样的一个美丽的女性,竟然抛弃了革命,抛弃了他的爱情,而走向那个骂“革命家连狗也比不上”的官僚的怀里去了。
巴金·《雨》五
4.
包容;包围。
参见“懷山襄陵”。
心小者,禁微也;志大者,怀也。
《淮南子·主术训》
今遂迫妖𡯁卒,结衅外城,送死中甸,是而可忍,孰不可怀
《宋书·沈攸之传》
5.
胸怀;怀抱。
共言咏,以怀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论几为衰俗壮怀难值故人
·王安石·《寄曾子固》诗
著述怀犹壮
·郑珍·《寄山中兄弟》诗之三
6.
怀藏。
亦指心中存有。
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礼记·曲礼上》
后荣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
《后汉书·桓荣传》
婆留怀西,跳上船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志不怀恶,行十善,以是富,奉持具足。
《普曜经·论降神品》
这妇人不怀好意了。
《水浒传》第二七回
7.
隐藏;隐忍。
邦有道仕,邦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
异于己,怀之未也。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
8.
孕;怀孕。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引如怀
《素问·论》
日你家祖太爷临危的候,你家娘正怀着你。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她怀着小孩已经足月了。
巴金·《寒夜》七
9.
情意;心意。
亦指心内;心中。
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自以莽之所置,怀不自安。
《后汉书·耿弇传》
退之殊,增余怀之耿耿。
·韩愈·《感二鸟赋》
10.
归向。
引申为来;至。
安民惠,黎民怀之。
《书·皋陶谟》
民神怨痛,所依怀
《国语·周语上》
宽赋以恤民,修以化俗,民怀之。
·宋濂·《故民匠提举司知事许府君墓志铭》
既曰止,曷又怀止?
《诗·齐风·南山》
天爵高,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怀,或旃而不臻。
《汉书·张衡传》
11.
招致;招徕。
王三命,怀万邦也。
《易·师》
,效五牲,神祇,怀
·班固·《东都赋》
昔者羊祜之良也,修德行倾孙皓之政,推示信以怀吴人之心。
·陈亮·《酌古论·羊祜》
12.
安;安抚。
怀诸侯,天下畏之。
《礼记·中庸》
今臣但,以怀
《后汉书·皇甫规传》
但可怀骄子,何须斩谷蠡。
·王禹·《谪居感事》诗
13.
佞巧。参见“懷給”。
14.
馈赠;赠送。
谁将西怀之好音。
《诗·桧风·匪风》
15.
见“懷遲”。
16.
姓。三国吴有尚书郎怀叙。见《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稱懷
  • 肺懷
  • 性懷
  • 懷喜
  • 懷濡
  • 眷懷
三字词
  • 投懷燕
  • 鴻鵠懷
  • 懷夢草
  • 懷聖寺
  • 懷清臺
  • 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