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
譴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责问;谴责。
独与
天地精神往
来
而不敖倪
于万
物,不
谴
是非,以
与
世俗
处
。
注
《庄子·天下》
先是震于外
寝
,匠者以
为
不祥,
将
加治葺。公曰:“此天
谴
也,
无
所改修,以
记
吾
过
。”
南朝 梁
·
任昉
·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今若因此一事,
将
石星遂加重
谴
,四方
闻
之,必
谓
朝廷求言特虚文耳。
明
·
张居正
·
《请宥言官以彰圣德疏》
2.
罪;过错。
诏书
每下,百官各上封事,欲以改政思
谴
,除凶致吉。
《后汉书·蔡邕传》
御史有
谴
,
当杀杀
之,不可辱也。
《新唐书·张廷
圭
传》
舒文襄在新疆
获谴
,有旨即行正法。
清
·
陈康祺
·
《郎潜纪闻》卷十二
3.
旧时官吏被贬降或谪戍。
予昔忝省
合
,
与
岳州
张
使君
说
、潭州王都督熊同官
联
事,
后
承朝
谴
,各自
东
西。
唐
·
韦嗣立
·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序
早
难
道逐梁清又受天曹
谴
,要
寻
那《霓裳》善舞的俊
杨
妃,到做了留仙不住的
乔飞
燕。
清
·
洪
升
·
《长生殿·觅魂》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譴”字右部件相同,均为“遣”
全部
谴
缱
儙
繾
二字词
薄譴
譴詰
譴卻
譴舉
遇譴
朝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