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出言迟钝;口齿笨拙。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
《老子》
辩讷,升降焉。
·柳宗元·《与友人论文书》
小人之言而嚅。
·吴澄·《讷斋铭》
实则,罗书记也讷于言词,不大能发挥。
《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
2.
忍而少言。
、毅、木、,近仁。
《论语·子路》
能威能怀,能
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体别》
笔赞幽光,兹言敢终讷
·李东阳·《雷公峡二十韵》
你那嘴巴不要淌水样的吧!你做好事给我讷点言吧!
吴组缃·《山洪》八
3.
吞吞吐吐地说。
小二道:“……只得差里讷出一句‘高太尉’三人莫不林教身上有些干?”
《水浒传》第十回
4.
指质直之言。
自靖康退之有宣和之遗风,君臣上下,事佞恶闻
《宣和遗事》后集
5.
河豚腹中的脂肪。
河豚腹而斑,。腹中有白曰,有肝曰脂。最甘肥,吴人甚珍之,目西施乳,坡云腹腴者是也。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訥”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内”
全部
二字词
  • 樸訥
  • 謇訥
  • 訥怍
  • 戇訥
  • 寡訥
  • 訥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