纊
纊
纊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古时指新丝绵絮。后泛指绵絮。
1
又,古时帝王用以塞耳,上悬于紞,下饰玉,谓之瑱,冕、弁等皆有之。
厥篚
纤纩
。
《书·禹贡》
属纩
以俟
绝气
。
注
《礼记·丧大记》
探
汤无
所益,何况
纩与缣
。
唐
·
韩愈
·
《苦寒》诗
军声动
地
欢
,
气
桓桓,恩逾
挟纩
春
风
暖。
明
·
徐复祚
·
《投梭记·逆节》
纩
塞耳,示不
听谗
也。
汉
·
班固
·
《白虎通·绋冕》
褰旒去耳
纩
,
调
和
进
梅
盐
。
唐
·
韩愈
·
《苦寒》诗
2.
茧。
小人在上位,如
寝关
曝
纩
,不得
须
臾
宁
。
注
《淮南子·缪称训》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纊服
纊絮
白纊
纊緜
挾纊
縑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