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开辟;扩大。
并天下,甾害息,永偃戎兵。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阐阖闾之所,采夫差之法。
·左思·《吴都赋》
伏惟陛下丕承耿光,再阐鸿业
·刘禹锡·《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
本朝人,以竹垞至,一《草堂》之陋,首白石之
··《灵芬馆词话·〈词综〉鉴别精审》
2.
显露。
参见“闡幽”。
隐则胜阐矣,微则胜显矣。
《吕氏春秋·决胜》
阐于汉光武之世,《东观书实载其事。
·梁肃·《汉高士严君钓台碑》
3.
打开。
皇乃握乾符,坤珍。
《文选·班固〈东都赋〉》
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
·白居易·《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未立标榜归郎署予既到郡性爱楼居宴游其间颇有幽致聊成十韵兼戏寄严》
4.
阐发;阐明。
至精而后阐其妙,至通其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臣材,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
·韩愈·《论佛骨表》
此有地心之理,古人未,俟人悟耳。
·方以智·《东西均·源流》
5.
通“”。舒缓。
参见“闡緩”、“闡諧”。
𦈎也。
《广雅·释诂》
6.
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宁阳西北。
人取
《春秋·哀公八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闡悟
  • 闡證
  • 恢闡
  • 闡釋
  • 推闡
  • 闡著
三字词
  • 一闡提